石雕欄桿的造型,剛開始肯定是平座式的。由于佛教的傳人,佛像下面的“須彌座”被移植過來。須彌座是在立面水平方向做凹凸變化,一個完整的須彌座要由上下仿、仰覆蓮和中間的束腰組成。隨著雕刻技術的應用,石刻須彌座在上述部位都雕琢著細麗的花紋。須彌座的形式不但用于石雕欄桿,大到宮殿、樓塔,小到獅子、香爐等擺設,也都要由須彌座來承托。
石雕欄桿高了要設臺階供人上下,宮殿和寺廟等重要建筑的臺階,為了顯示豪華,在正面兩道臺階中間有一道禮儀性的斜階,這就是“御路”御路也稱“丹陛”,雕刻著龍鳳和卷云海水這里收集到的很有代表性的實例,其石雕工藝都極為考究。太和殿石雕欄桿有三層,每層都是一座須彌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