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進一步推動海峽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由財界網、文化部等單位共同舉辦的“和諧中華。海峽兩岸書畫藝術家交流活動”中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啟動。本次活動中《臺灣風物圖卷》和《大駕鹵簿圖》成為最大看點。
《臺灣風物圖卷》作者著名書畫藝術家許文融《臺灣風物圖卷》部分截圖連戰贈送予胡總書記的《臺灣風物圖卷》由許文融,現任建國科技大學專任教授兼美術文物館館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兼任教授創作始于至,共花費四年多的時間,是作者游歷臺灣、潛心規劃創作而成的巨富長卷高度2米,長度334米,內容以描繪臺灣自然山川、民俗風貌以及人文建設為主。許文融教授以修行者立誓成佛的愿力,費時四年余在完成的《臺灣風物圖卷》,收攬了當時臺灣名山大川、人文建設及民俗風土,許多景點現今已不復存在,因此該作保留了前的臺灣風情,實在饒富深意。
《大駕鹵薄圖》作者著名書畫家李大成《大駕鹵薄圖》部分截圖《大駕鹵簿圖》記載了乾隆皇帝時祭天儀式之盛大壯觀的場面,圖中包含3770余人,330余馬匹,11頭大象,5輛大型彩車及248人的皇家車隊,886件器皿都參考了大量史籍,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大駕鹵簿圖》通過畫家李大成先生近三年的努力,以他那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大駕鹵簿圖》這幅根據史料記載而精確復原的宏偉巨著這幅作品的創作還得到了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龔心瀚先生、文化部副部長的高占祥先生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他們觀看了《大駕鹵簿圖》后,作出了很高評價,認為這不僅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奇跡,同時也是清史研究的突破,為文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值得關注的是依據《大駕鹵簿圖》手卷,由宮廷御用金屬雕刻家的傳人等200余人,用純紫銅手工打造了一幅176米長,2米高的銅雕巨作《大駕鹵簿圖》歷時一年制作完成,堪稱世界第一長銅雕作品《大駕鹵簿圖》手卷和《大駕鹵簿圖》銅雕》都有極高的收藏和增值價值,這兩幅作品目前收藏于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