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欄桿保持了木欄桿那種輕巧的造型,但制作卻很費工,直徑不大的扶手不能太長,否則很容易折斷,所以按石料的性能講,兩根望柱之間的距離不能太長,而這又恰恰不是木結構的形式。石欄桿上的透空萬字紋,雕琢起來很麻煩,如果做成實心石板又失去了木欄桿那種靈空的造型特征。所以新的材料與舊的形式之間必然會產生矛盾石欄桿在這方面有了改進。
最顯著之處是兩根望柱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了,望柱之間只需要一整塊石料作成的構件,不過在這塊石板上仍保留了扶手、蜀柱和華板的形式,除了把扶手和欄板之間挖空以外,只在石欄板上用刻線表示出蜀柱與華板的形象,比起宋式欄桿,應該說在形式上更加適應石料本身的特性了古代的欄桿,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的,最初都是木料制作的在臺面上直立兩根小立柱,柱上搭連一條橫木,古時稱縱木為桿,橫木為欄,故謂欄桿。這種早期的欄桿形式如今只能從古代的繪畫和出土文物中見到。欄桿在露天經不往日曬雨淋,很容易被損壞,所以逐漸用石料代替木料,以至于石欄桿成了室外欄桿的主要形式。
欄桿是中國建筑中的特色所在,與曲折的長廊形成了最是亮麗的風景線寺院中的石欄桿圖案多樣,各顯形態,在現在的寺院石欄桿形象上最多出現的還是蓮花與佛像蓮花是佛教中的最具有象征性的花,佛經中佛陀誕生之時七步生蓮,自此蓮花在佛教中便是圣潔的代表。如今在這些石護欄之上我們也能看到雕刻細致的花朵形象,似是在清水之中浮現一朵盛世白蓮,而加上蓮花高雅的特性,讓人們在這些精致的雕刻之中感受到花開的明亮,以及內心塵埃的蕩滌;而佛的形象則多是取自佛經中的故事,讓參佛之人能夠在這些石雕作品中感受到佛帶給世人的警語。
如今的寺院建筑依舊是保留了這些特色的建筑,石欄桿形象也日益呈現多樣化,曲陽的融通石雕廠別樣地將自然的花草樹木和動物的形象加入到雕刻之中,創造出了更多形態豐富的石欄桿作品,成為了寺院建筑中最顯眼的藝術佳作石欄桿上也常雕飾寶葫蘆及蝙蝠紋、荷花紋、如意頭紋、祥云紋、擬日紋、蔓草紋等吉祥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