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石材雕刻品的分類及其加工工藝流程天然石材雕刻品是一種極富藝術價值,極具觀賞性的石材工藝品。根據雕刻工藝和表面造型,其主要分為四個類型:圓雕、浮雕、線雕和影雕。圓雕又稱立體雕,是指非壓縮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塑,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它需要從六個面全方位的進行雕刻,讓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
浮雕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物,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雕塑,是介于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線雕通常是以陰線或陽線作為造型手段的雕刻,不過石材方面主要是采用陰線方式來雕刻,所以也叫做沉雕。此類雕法吸收中國畫與意、重疊、線條造型散點透視等傳統筆法,石料經平面加工磨拋光后,描摹圖案文字,然后依圖刻上線條,以線條粗細深淺程度,利用陰影體現立體感。此類產品多數用于建筑物的外壁表面裝飾,有較強的藝術性。影雕影雕是由惠安的石雕藝人創造的一種新的石材雕刻工藝。
它是將純色石材,先經表面磨光,然后根據黑白明暗的成像原理,通過尖細的工具琢出大小、深淺、疏密不同的微點,像早期的黑白照片一樣靠不同的黑百層次來表現圖案不過隨著工藝技術的發展,現在也出現了彩色的影雕了。當然,石雕藝術家們也會結合以上的四種雕刻方來創造一些綜合的復雜的石材藝術雕刻品。盡管石材雕刻品的種類繁多,造型各異,但是它們的加工工藝流程大體上是相同的。通常一件石材雕刻品要經這幾道工序才完成:1.選擇石材2.構思模型3.雕刻粗坯4.完成造型5.細節雕刻6.表面處理7.清洗防護下面主要以對圓雕為例,做一下具體介紹。
選料和構模就不介紹了,主要介紹一下雕刻過程的工序圓雕的雕刻工序按照業內的行話大體分為開荒、打細以及打磨三個步驟。一、開荒開荒的工序差不多就是等于前面介紹的雕刻粗坯和完成造型兩個環節,不過按圓雕來說,這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開大荒—將石材坯料鑿去多余部分,一直到鑿出雕刻初步的大體輪廓的。開中荒—是將雕刻的大體輪廓進一步敲打出體與面關系的基本形狀來。開小荒—則是進一步把雕刻加工鑿打到離成品尺寸大約1厘米厚左右。
當然由于每個石雕師傅的習慣不同,所以加工的三個過程有時也會交替進行,沒有固定的程序該工序主要是使用大、中、小鏨子等工具,不過現在基本都換成電動或氣動工具了。二、打細打細是把前面“開小荒”所留下來的多余的部分鑿掉,刻畫形象和形體的細節。打細是對石雕像進行藝術處理的重要階段,一個雕刻好與不好全在這個階段,需要耐心精雕細刻。打細使用的主要工具為齒鑿、平鑿、石挫等。
三、打磨打磨是在打細石雕的基礎上,根據最終形象所需要的藝術效果,用研磨工具對雕刻進行通體或局部的打磨、拋光,從而突顯出石材的質感,增添石材雕刻品的光澤效果,提高其藝術感染力打磨磨光時需要的工具主要有拋光機、砂輪、砂紙、拋光膏等。當然根據設計者的不同要求當然也會進行酸蝕、噴沙方式的表面加工。如果是分部雕刻的要先組裝起來,對拼組不合適的地方要修改和再打磨。最后就是進行清潔和養護了。就是洗干凈石材上的灰塵污漬和粘和殘留的膠水等等。根據石材的種類和設計要求,上所要求的防護劑或光油。最后再清潔檫拭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