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雕塑札那巴札爾風格的蓮花生及明妃佛像,曾流落于英國、香港等地銅雕,藏語稱利瑪,意為各類響銅制品。西藏最多的銅雕是佛像。銅佛像雕塑工藝有鑄造與打制兩種,但大部分是金屬澆鑄的圓雕佛像,使用材料多為各種銅合金,一般分為紅銅、黃銅、青銅。金屬雕塑大多用失蠟法技藝澆鑄而成,有的作品為整體澆鑄,有的為分體澆鑄。
貴重的佛像雕塑大多采用鎏金技術,這種技術是用水銀將金化成泥金,隨后將泥金刷在銅佛像上,經過加熱以后水銀會揮發,金子就會留在佛像上,布達拉宮中大部分的金銅雕塑就采用了這種技術由于9世紀中葉的滅法活動和各種自然災害以及戰爭的影響,吐蕃時期的金屬雕塑作品大多未能保存下來。現存金屬雕塑作品主要為后弘期初期以來的作品。在這些現存的金屬雕塑作品中,有一些作品相繼流落海外,保存在西方的各大博物館和私人手中,還有一些作品仍保存在西藏的各個寺院中。大昭寺、薩迦寺、夏魯寺、布達拉宮、羅布林卡等地方保存較多。
在這些現存的早期金屬雕塑中,部分雕塑為域外佛教雕塑作品,這些作品隨佛教的傳入而被攜入西藏,后來成為早期西藏雕塑家進行藏傳佛教雕塑創作參考的范作,另外一部分作品則是早期的西藏藝術家參照這些域外范作創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