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和銅雕在藝術表現力和收藏價值上,有什么樣的差異性?收藏雕塑應該注重哪些方面的要素?業界專家進行了詳解。無論石雕還是銅雕,都需要模型。而銅雕是從原稿倒模出來的,基本能保證九成的準確性,這才是保真;而石雕是對著原作來敲石頭,始終會存在偏差。能達到八成的相似度已經不錯了,有時只能得到六成的效果,這反而是失真了。其實,銅雕的表現力比石雕要豐富太多了,種種飛躍、騰跳的輕巧動作,只有銅雕能做出來。
譬如要做一匹馬騰空而起,用一條腿支撐整件作品;或者一個人單腳站立,還舉起另一個人,石雕是無能為力的,因為石材只能展現一些整體的語言,像蹲著或趴著的動作,除非玉石中的翡翠,因為硬度跟金屬相差無幾,才有接近于金屬的廣闊表現空間可見,石材的缺陷或說局限性很明顯。即使是漢白玉看起來很漂亮,就藝術感染力而言,也并無優勢――漢白玉打磨得太光滑了,看起來會特別像工藝品,而且不小心摔到地上,就缺胳膊斷腿的了。雕塑中所用的石材,通常以花崗巖為主。由于花崗巖硬度非常高,穩定性強,很難被空氣中的酸性物質腐蝕,又比較適合于陳列在開闊的戶外空間,因此,經常用于表現永恒的、穩定的題材,像紀念性的雕塑,多數都采用石材。
中國古代,石材也是普遍被使用的,像漢代的園林雕塑、陵墓前的大型紀念雕塑,以及唐代的石窟藝術,都以石雕為主而銅雕也有它特殊的語言,古銅色本身就給人一種充滿文化內涵的感覺,本身的質感又帶有一種力量沖擊,因此雖然相對容易受腐蝕,也仍然被用于大型的戶外作品。而且,銅雕的表現力非常強,架上雕塑就是以銅雕、木雕等為主流了。南方的漢白玉,像四川、云南等地出產的,質地非常細膩,燈光從作品的背面打入,可以看到溫潤如玉的感覺,非常不錯。但漢白玉只有在室內才比較好養護,放置于庭院中,很容易就發黑,而且一經變黑會很難清理。
就是花崗巖的石雕也并非無懈可擊有些石材不太好的,容易出現裂縫;或者石線在風雨的侵襲下,也會變黑。銅的弱點則在于會氧化,如果鑄造工藝不過關,銅雕作品就會出現沙眼,泛出綠色的斑點,長期經受風雨的話,會慢慢銹化。但只要鑄造時質量過關,出現銹斑的幾率并不高,這幾年銅雕的監控也比較嚴格,這種情況已經很少見。專業制作石雕銅雕。.....東莞雕塑廠家中源,歡迎你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