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價值和佛像的年代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一般來說,同樣的材質的佛像,雕刻方式和工藝如果差不多,那么越久的佛像價格是越貴的,并且如果佛像上面有一些文字,甚至可以作為考古研究的文物,這樣的價值就非常高了,所以人們對于佛像總是喜歡要求老一點,舊一點,一來這樣老舊的佛像更加容易讓人接受,并且看起來比較有文化底蘊,二是因為年代比較久遠的佛像會相對靈驗一點,所以古舊的石雕佛像就受到了廣大客戶的喜歡。
仿古的操作非常的復雜,首先,我們需要涉及到專業(yè)的知識,比如我們要雕刻一尊北齊的觀音佛像和雕刻一尊明清時期的觀音,他們的容貌,裝飾,姿態(tài)都是不一樣的,并且對應的雕刻手法也不盡相同,所以首先要確定仿古的佛像的年代,根據其年代的特點來定制出符合當時那個年代的石雕佛像,然后才開始進行開荒,打磨等等,等石雕觀音的形態(tài)大致的形成,這個時候就可以放在酸洗池里面,用仿古刷進行加工,最后讓顏色變深變舊,而最后達到一種每個面都比較光滑,并且顏色非常老舊的程度就基本上完成了這尊石雕佛像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