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代銅雕塑專家介紹,宋代的銅雕塑仿制是分為兩類,一類是宮廷內仿制的銅雕塑,這是為了滿足皇帝的旨意,為此還設置的專門的機構進行仿制,北宋的“大晟鐘”和“政和鼎”、“宣和三年尊”、南宋的“紹興豆”等;另一類是民間工匠偽造的銅雕。北宋宮廷仿造銅雕禮樂器基本上都是用于,皇家的祭祀活動和宮廷內的演奏。
這一類雕塑主要是仿古,很少是贗品,質量大大超過了“民防”,不過這些雕塑因為戰爭的緣故,大多數都被破壞了,現在所存在于世上的只有“大晟鐘”和“政和鼎”、“宣和三年尊”比較著名了當然肯定不止這些防古器了,只是大多數都沒有記載,后人見到之后也認為是古器。有這么一段記載:靖康二年,徽宗朝追千載成一代新制的隆禮作樂,相關的皇室三代銅雕收藏及仿古宋器等,隨著金人的取汴、攜走文物等而落幕。這些技術也被南宋所繼承,其中高宗是最突出的,禮樂漸漸興起。
“紹興豆”就是當時的復古器,從制作上,風格上,銘文的內容上和書法上都很有代表意義,器腹飾以淺浮雕的重環紋及鼓出的圓渦紋;銘文在口沿,釋為“佳紹興丙寅三月己丑,帝命作豆,賜師臣檜家廟,以存菹醢,唯予永世用享”銘文反映了此豆是高宗命制的祭器,而后賜予秦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