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說中被賦予“仁獸”所具備的品質,正符合兩千多年來中國的禮教和儒家風范。在漢族民間傳說和有關史料的記載中,說其性溫善,不覆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武備而不用,具有仁厚君子的謙謙風度。孔子遇麟而生,又見麟而死,孔子曾為麒麟寫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孔子死后,獲麟絕筆的故事廣為流傳。唐代大詩人李白《古風詩》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的詩句。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獲麟解》云:“麟一角而載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游必澤土,祥而后處,不履生蟲,不踐生草,王者有出,與鳳龜龍謂之四靈。”在中華民族傳統的藝術寶庫里,麒麟是我國歷代人們喜聞樂見的裝飾形象。這個瑰麗多姿、儀態萬方的神靈瑞獸,不但集中了自然界各種動物美的大成,而且表現了超出自然本色的理想化的形式美,給人以吉祥的祝福和美的享受。麒麟,不僅是祥瑞的象征,麒麟文化還反映出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象征。
從春秋時代至今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中國漢族民間長久寄寓傳頌的麒麟經我們雕刻,體現形態莊重,威而不猛,泰而不驕,貴而不俗,靈而不鈍,蘊含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福,向往盛世、平和可親的精神,體現大中華風范:“石雕不開光是石雕工藝品,開光后就是具有靈氣的瑞獸。”所以“非寧靜無以致遠;非精誠無以神明。”非常適合工作性質穩定的人擺放,特別適合在政府機關、公檢法、行政機關工作的公職人員使用。催官時候放在驛馬方,是最強的催貴升官的物品;在風水學中,麒麟還有旺后代的作用,因此漢族民間自古便有“麒麟送子”之說。擺放在對應位置有招子功效。麒麟是吉祥的代表。
將其安放在家中,有鎮宅辟邪,增添家中吉祥的作用,不單令屋主事業順昨,連帶財運亦會好轉除此之外,石雕麒麟還能替主人擋去滯運的霉氣。一般用于轉運的麒麟最好是經過開光的,其力量才能發揮淋漓盡致。三煞是按流年的所屬而排在不同的方位,我們每年在通勝都可以查得到,或可在每年出版的流年運程亦可清楚查到。解三煞必須用三只麒麟,放在三煞的位置便可,而頭部要向三煞方。
如門前見長廊直沖大門,犯了穿心煞,可用一對麒麟擋之,若果“煞氣”弱,如走廊不太長,可用一對麒麟來擋煞,但如果煞氣強,走廊又長又直的話,就必用三只麒麟來擋煞也可以一對麒麟與一個八卦凸鏡一起正對煞方擺放用來化煞。在家居的白虎方位,安放一對麒麟,可化解白虎方的兇性,令宅內居住的人平安,特別是白虎方外面的煙囪或尖銳之物沖射到,更加要安放已開光的玻璃鋼麒麟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