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研究現狀???由于牌坊是中國所特有的建筑物,所以國外研究牌坊的很少。不過對比牌坊,可以找到類似的建筑形式,如古羅馬,法國、意大利的凱旋門,日本的鳥居等。凱旋門往往是為了紀念戰爭勝利建造的,體量相對其它來說非常巨大雄偉,拱券式的門洞,各種與戰爭有關題材的浮雕如戰士,戰車,戰馬,武器,女神等,體現著西方的特有的文化。
日本鳥居往往用于神社正門的前面,作為神社的標志,神界與人間的劃分,據說鳥居參考了中國廟宇大門的形狀而來的,所以形狀像個“門”字,與我國牌坊比較相象日本的建筑深受中國古建筑,尤其是唐宋建筑的影響,或許我們可以從鳥居的形式可以大致看到中國古代牌坊的造型式樣。總的說來,這些與牌坊一樣都是既有裝飾性,又有紀念性的門式建筑物。國內研究現狀???國內研究牌坊的情況不是很多。首先從事石雕牌坊研究的工作者、學者的人數偏少,主要由于牌坊在中國古建中屬于小品建筑,沒有引起大家的普遍重視。
再者,多數研究成果還是停留在介紹性的文字,局限在某個地域,多以圖片配上文字,沒有對牌坊形成系統性的研究當然,這些成果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資料。對于目前研究牌坊的成果,筆者依其所屬學科背景的不同作了以下分類:?建筑學學科成果???劉敦禎先生的《牌坊算例》是從一批散落在老工匠的手抄本中通過細心研究整理出來的,可以說是目前研究牌坊最早的資料,分別記述了幾類石雕牌坊各部分的尺寸及其做法,其中石牌樓和琉璃牌樓較詳細,木牌樓較簡略。對于了解古代牌坊的構造、建造和現代牌坊的設計都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由于語言的變遷及記錄上的混淆,使得該部書籍讀起來較難理解,再加上當時研究條件的限制,劉先生對于石雕牌樓的研究只是側重于北式以皇家工部做法為主的部分,而未涵括其它民間牌樓成果
???樓慶西的《中國小品建筑十講》談到了牌樓的產生與衡門,鳥頭門有關,牌坊這個名稱與里坊門有關;從不同的建造材料和不同的功能談到了牌樓的種類;談到了不同的屋頂形式數量對牌樓造型的影響,石雕牌樓本身的裝飾,如彩畫,雕刻等;牌樓的題字對牌樓起到的畫龍點睛的作用;談到古代牌樓的建造,首先要確定牌樓的總寬度和總高度這些大尺寸,然后根據算例來確定各個部位的尺寸;談到牌樓的興衰,古時人們花大力氣建造無數牌樓,后來因為文革破四舊以及城市交通發展的需要等,拆除損毀了很多牌樓,如今各地紛紛建牌樓,延續石牌樓的紀念,標志,裝飾功能外,更增添一種象征意義?歷史學學科成果???由《古風》編委會編寫的《古風一一老牌坊》談到牌坊的歷史淵源,源頭是古老的衡門,雛形是唐代的鳥頭門,原型是宋代的里坊門;從材質,平面形體,功能性質談到石牌坊的類型演變;講到牌坊的建筑藝術,以及蘊含的文化內涵;展現了不同地域、不同場合的牌坊藝術之美。本文的例子涵蓋的范圍極廣,從一個較大的角度展現我國牌坊的豐富與藝術價值和牌坊價格的高低。
????萬幼楠的《牌坊·橋》,詳細的談到了石牌坊的意義,包括它在意識形態上的意義,還有本身所具有的建筑學上的意義;牌坊的來由,牌坊與華表,門網,古代衡門,里坊門,鳥頭門,根星門等之間存在的血緣演變關系;牌坊的構造;牌坊的類型;以及牌坊上的雕刻工藝,包括其裝飾手法與內容也用圖片的形式分門別類的介紹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實例。金其禎的《中國牌坊》,詳細介紹了牌坊的產生起源,以及其類型,著重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展示了中國牌坊類型的豐富性。?人文地理學學科成果???由宋子龍主編,晉元靠撰文攝影的《徽州牌坊藝術》記錄了徽州境內的118座現存的石牌坊,每個牌坊都附有圖片和詳細的文字說明,包括其所處位置,建造年代,歷史和本身特點等。
羅剛的《千古悲歡閱滄桑一一徽州古牌坊》也詳盡的列出了徽州如今殘存的牌坊,從現實遺存的角度、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用文化大散文的筆調去展現古徽州文化的歷史魅力和當下價值韓昌凱的《北京的牌樓》對北京曾有的各式知名牌坊三百多座作了比較全面的介紹,穿插了許多歷史故事,話語通俗,可讀性強。???在我國學術期刊網上也收集到很多不同學科背景的關于牌坊研究的論文,如《牌坊建筑文化初探》、《論牌坊的源流及社會功能》、《徽州牌坊興盛的根源及其文化傳播意義》、《湖北的牌坊》等也都有探討石雕牌坊的起源,牌坊的文化內涵,各地方牌坊的特色等。
???從這些成果,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成果涉及到不同的學科,涵蓋的內容比較豐富,既有對其歷史起源、發展演變的探索,又有關于牌坊社會文化層面的探索,還有關于牌坊作為一種建筑形式層面上的探索等等,然牌坊的系統研究不足,多側重某些方面,這可能與學科背景有關系,同時很多地域性的牌坊介紹偏重于圖片,偏重于牌坊的藝術價值,關于其特點規律總結過少,關于其文化社會內涵的思考過少,各個地方的石雕牌坊又有不同,以至于我們感慨中國牌坊類型樣式千變萬化,甚至眼花繚亂但是對于一些很基本的問題如牌坊的起源演變,多少都有出入,沒有統一的看法,這些都有待我們的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