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穗,一位在深圳工作生活20年的江西人,年輕時學過銅雕技藝,他的作品也曾高價銷售過。他一直有個理想,就是把他的手藝免費傳授給深圳的一些殘疾人,通過設立立體銅雕“萬車公園”,靠賣票和出售作品謀生。第七屆文博會上民間工藝品展示又點燃了他的激情。和記者談起自己的創意,他自信滿滿:“和文博會上展示的民間工藝品相比,銅雕有不腐爛、不變形的優勢,所以,我堅信我的‘萬車公園’創意會得到有識之士的認可。
”年輕時跟民間藝人學銅雕手藝出生于1958年的程敏穗,是江西鷹潭余江縣的一位農民,初中學歷他雖然學歷不高,但自幼愛動腦,20多歲時,他到浙江東陽跟民間藝人學習銅雕技藝。他學的銅雕是以銅板為胚,依據圖紙,運用鍛造、雕刻、磨光、上色等手法制作,工序復雜,工藝考究。經過四年的刻苦練習,他掌握了銅雕手藝,可以獨立制作花鳥蟲魚、人物等各類作品,平面、立體均可。之后,老程結婚生子。
1991年,為了生計,他和太太來到深圳,先在布吉一家鞋廠打工,兩年后,頭腦靈活的他又轉戰東門,在此租一鋪面做起了生意,一干就7年,除了供在老家的三個孩子讀書外,還積攢了不少錢程敏穗,一位在深圳工作生活20年的江西人,年輕時學過銅雕技藝,他的作品也曾高價銷售過。他一直有個理想,就是把他的手藝免費傳授給深圳的一些殘疾人,通過設立立體銅雕“萬車公園”,靠賣票和出售作品謀生。第七屆文博會上民間工藝品展示又點燃了他的激情。和記者談起自己的創意,他自信滿滿:“和文博會上展示的民間工藝品相比,銅雕有不腐爛、不變形的優勢,所以,我堅信我的‘萬車公園’創意會得到有識之士的認可。
”年輕時跟民間藝人學銅雕手藝出生于1958年的程敏穗,是江西鷹潭余江縣的一位農民,初中學歷他雖然學歷不高,但自幼愛動腦,20多歲時,他到浙江東陽跟民間藝人學習銅雕技藝。他學的銅雕是以銅板為胚,依據圖紙,運用鍛造、雕刻、磨光、上色等手法制作,工序復雜,工藝考究。經過四年的刻苦練習,他掌握了銅雕手藝,可以獨立制作花鳥蟲魚、人物等各類作品,平面、立體均可。之后,老程結婚生子。
1991年,為了生計,他和太太來到深圳,先在布吉一家鞋廠打工,兩年后,頭腦靈活的他又轉戰東門,在此租一鋪面做起了生意,一干就7年,除了供在老家的三個孩子讀書外,還積攢了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