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鄭振鐸紀念館目前正在緊張布展中,將于下月免費對公眾開放。屆時將有哪些實物展現鄭振鐸在文學、藝術、文物收藏等方面的成就?記者昨天在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先睹了部分展品。在鄭振鐸紀念館圖書名錄上,有鄭振鐸的散文、小說作品,也有他的翻譯作品,還有一些懷念他的文章等,共計58冊。而在家屬捐獻的物品中,有中國科學院聘任書、文化部副部長任命書、考古組組長聘書、文化聯絡委員會委員任命書。
還有他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證、中國科學院考古所通行證等一直參與紀念館建設的溫州博物館原館長金柏東認為,展品中最為珍貴的應該是一座精致的漢白玉毛澤東頭像浮雕——這是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利用人民英雄紀念碑余料雕刻而成,據說這種雕像僅彭真、梁思成和鄭振鐸三人各收藏一座,堪稱鎮館之寶。一座劉開渠雕刻的頭像是鄭家的傳家寶對于這次捐獻給紀念館的毛澤東浮雕頭像,鄭振鐸兒媳朱明磊說:“尓康曾跟我說過,當時父親將浮雕帶回家,家里人都圍著欣賞。
聽爸爸說,這個高28厘米、寬23厘米的主席頭像是用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所剩余的石料雕刻而成,是雕塑家劉開渠的作品”據說余料只夠雕刻幾座,于是,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主任彭真、副主任鄭振鐸和梁思成各得一座,留作珍貴紀念。這座浮雕作為鄭家的傳家寶一直保存著,這次連同其他36類物件,一并捐贈給紀念館。下月開館后,參觀者還將看到一張革命烈士證明書,這張證明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換發的證明書的復印件。證明書的原件,是由中央人民政府向鄭振鐸家屬頒發的毛澤東主席簽章的革命烈士證書。
六冊《北平箋譜》見證他和魯迅的合作一個紅木箱子里,裝著一套《北平箋譜》《北平箋譜》是魯迅與鄭振鐸合編的一套傳統水印木刻箋紙集,瓷青紙書衣,線裝,六冊一函。魯迅還專門撰寫《〈北平箋譜〉序》,鄭振鐸也撰寫了一篇《訪箋雜記》,其中有“引起我對于詩箋發生更大的興趣的是魯迅先生。我們對于木刻畫有同嗜……”等記述。據了解,魯迅嗜好箋紙,而鄭振鐸嗜好木刻畫。20世紀代初,鄭振鐸在北平搜訪箋樣500張,魯迅從鄭振鐸陸續寄來的箋樣中選出332種,編成六冊。
,《北平箋譜》由榮寶齋刻印出版,首印100部,每部書上均有魯迅和鄭振鐸的親筆簽名其中魯迅自訂20部、鄭振鐸10部,內山書店經售20部,剩下的50部預約發售。,西泠印社推出《北平箋譜》,贈給鄭振鐸家人一套,觀眾屆時看到的就是這一套。兩張明信片勾勒他慈父形象一臺從蘇聯購買的相機、一個用了多年的竹雕筆筒、一方缺了角的硯臺、5方珍貴的印章……在即將展出的物品中,還有兩張鄭振鐸郵寄給兒子鄭爾康的明信片。這兩張明信片是鄭振鐸出訪捷克途中寄來的。
這是兩張有著異域風情的明信片:“現在到了捷克近郊,風景極佳,滿山黃葉,雜以青松翠柏……”朱明磊說,爾康在世時,他會經常講到爸爸是多么愛他和姐姐:每次出差時,爸爸只要能抽出時間,一定會買明信片一路郵寄,明信片上有所見所聞、當地的景物等而每次出差回來,爸爸必定會帶當地特色食品或其他小禮物給姐弟倆。這兩張小小的明信片,將鄭振鐸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等頭銜之外最普通的身份生動勾勒,一位慈父的形象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