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雕產生于商周,是以銅料為胚,運用雕刻、鑄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種雕塑。銅雕藝術主要表現了造型、質感、紋飾的美,多用于表現神秘有威懾力的宗教題材。銅佛像就是其中的一種。
銅雕一直普遍被認為是制作成一些工藝品、室外雕塑品和佛像等,其實銅雕的范圍遠不止這些,銅作為一種集實用性、可塑性、美觀性、殺菌性、可回收資源、材質的文化底蘊等因素,而使我們不得不承認銅其使用性的廣范,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著名熔銅藝術家朱炳仁的手下,他將銅變得豐富多彩,其開創銅建筑藝術。銅雕分為許多種,分別有城市雕塑、景觀雕塑、人物雕塑、小區雕塑、抽象雕塑中國古典雕塑包括銅佛像、銅香爐、銅鼎、銅鐘、銅浮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云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年出土于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身高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馬踏飛燕”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征。
“馬踏飛燕”是東漢藝術家的經典之作,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稀世之寶,在中國雕塑史上代表了東漢時期的最高藝術成就年,在甘肅武威雷臺發現的一座已遭兩次盜掘的東漢晚期墓葬中,出土了銅人、銅車、銅牛、陶器等220余件文物,其中有39匹神態各異、活靈活現的銅馬。年,這批文物被運送到甘肅省博物館進行修復、處理和保護。其中的一匹銅奔馬,重公斤,高厘米,長45厘米,寬13厘米,馬頭頂花纓微揚,昂首揚尾,尾打飄結,三足騰空,右后足蹄踏一飛燕,飛燕展翅,驚愕回首。它就是現如今的“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不論其神采的表現,抑或是鑄造工藝之高明均不必說了,更令人折服的還有其創作構思的絕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馬形象這并不太難,然而要將一件靜物表現出它的動感,特別是要表現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馬神速,十分不容易。然而中國無名藝術家們卻能獨運匠心,大膽夸張地進行巧妙構思,讓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飛翔的燕子。這樣一來,以燕襯馬,讓飛燕與奔馬的速度有目共睹,使奔馬的動勢凝固在一個靜止的空間,把一匹靜止的銅馬塑靈了、塑活了、塑絕了。馬踏飛燕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
馬踏飛燕作品不僅構思巧妙,而且工藝十分精湛;不僅重在傳神,而且造型寫實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的良馬的標準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杰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年,“馬踏飛燕”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年武威市將“馬踏飛燕”定為象征武威騰飛的城標。年“馬踏飛燕”被定為國寶級文物。年,中美建交30周年之際,布什總統來中國訪問,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將原大仿制24K鍍金青銅仿制品“馬踏飛燕”作為國禮贈與來訪的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