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是中國人民心中的慈祥,仁德的代表之神,后面改成了觀音,因為觀世音和李世民名諱相沖突,所以后面而改的名稱。觀音從改名開始其實已經中國化了,并且其地位和形態也慢慢的中國化,最后成為中華民族非常特別,但是又非常經典的神明。
我們可以點出非常多的觀音中國化的表象,最突出的一點是觀音應該是的女相化,而印度的觀世音卻是男相,但是也有佛經說佛無相,到底是如何,現在已經說不清楚了,但是這點的不同也看得出中國的觀音有著其獨特的形態然后是觀音的形態的中國化,比如千手觀音,比如三面觀音,比如送子觀音,比如白衣觀音,比如凈瓶觀音,還有馬郞婦觀音,這些都是有非常濃郁的中國色彩的,而這些也占據著中國石雕觀音的主流市場。這些改變和變化都是古印度的佛教所不具備也未成提及的。
最后觀音的價值觀和寓意的豐富,在中國,觀音可以保平安,可以招財,可以長壽,可以避禍,可以升職,可以保家宅安寧,可以促成姻緣,還可以多子多孫等等,這么多的形態,讓如來都無法做得到吧所以這種寓意的提升也是中國化觀音的特點。當然除了這些,我們更多的可以在石雕上進行對比,中國石雕觀音注重觀音的美觀,清麗,身形婀娜多姿,變成溫柔善良。而國外的觀音更加注重的是威嚴,法力高強,還有就是肅穆寧靜。所以石雕觀音的中國化也造就了中國特色的觀音文化和中國特色的石雕觀音藝術,好壞已經不太重要了,而認可度方面,中國人更加認可屬于我們的觀音形態,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