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熱心市民陳保朝和陳金雷,王創創和秦平分別向市博物館上交、捐贈了。廣場中心是四面鑄銅雕塑,正面以中國遠征軍芒友會師為背景創作,背面是中國遠征軍七十年祭祭文,兩側是鐫刻中國遠征軍簡介、戰斗序列、主要戰役、高級殉國將領等內容的20個側碑。經專家初步考證,兩件物品具有十分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市博物館負責人為上交、捐贈人頒發了榮譽證書。ink=/>市博物館負責人為上交、捐贈人頒發榮譽證書市民上交珍藏多年墓志碑陳保朝和陳金雷居住在阜城七里鋪社區,因近期拆遷,家里珍藏多年的墓志碑如何安置?他們想到市博物館,便與市博物館相關人士取得聯系。
接到反映后,市博物館立即派人前往查看,通過初步解讀銘文得知,該碑為“明昭勇將軍張尚文夫婦墓志銘”,具有重要價值據陳保朝介紹,他所在的村子旁原有一座大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墓被扒開,當時市民文物保護意識淡薄,出土的很多“寶貝”被市民哄搶,他家和沒有搶到“寶貝”,就把兩塊合在一起墓碑拉回家,一家一塊。后來,有人曾出數千元要買墓碑,兩家都不愿意賣。因為拆遷,陳保朝居住的村子和老房子都將消失,下一步會住進樓房,墓碑沒了安放的地方。陳保朝和陳金雷想把墓碑上交到博物館。
墓志銘記載“正三品”官員生平據乾隆《潁州府志》記載,張尚文,徐州人,明代潁川衛指揮使第七代,為潁川衛官階最高的職務家族墓志銘中還涉及到當時的朝廷重臣,如禮部尚書薛三省等。隨著墓志銘的進一步考釋,張尚文的生平事跡等將浮出水面。市博物館館長劉建生表示,“明昭勇將軍張尚文夫婦墓志銘”中記載了阜陽市明代眾多名人和歷史事件,為研究明代軍事史提供珍貴實物資料。城南發現“獸身人首”石雕市民王創創和秦平上交的“人首獸身石雕”出土于阜陽城南土山村,系取土時發現。經初步鑒定,為類似鎮墓獸的“人首獸身石雕”。
在以往出土的鎮墓獸中,以陶質為主,且體型較小這座“人首獸身石雕”為青石材質,體型較大,重上百公斤,在阜陽市首次發現,省內罕見,具體年代有待進一步考證。近年來,市直文博單位加大了文物法規的宣傳力度,使廣大市民自覺保護文物意識明顯提高。同時,文博單位協調聯動,密切配合,及時征集和收繳了一大批珍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