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廟的石雕十八羅漢一般由天然石材加工制作而成,漢傳佛教的的石雕十八羅漢隨著雕塑文化的發展,也有立像、坐像、坐立結合的雕像三種方式。從雕刻形式上來看,有分浮雕、圓雕、透雕、線雕等,只要質量工法好,不論采用何種形式,都可以按照寺院的需求,很好的將佛教的石雕十八羅漢文化表達出來。
我們最常見的石雕十八羅漢雕刻大都出現在一些宏偉的寺廟佛堂之中,十八羅漢分別是:布袋羅漢、長眉羅漢、赤膊羅漢、搖鈴羅漢、鐃鈸羅漢、滿意羅漢、合掌羅漢、誦經羅漢、深思羅漢、持杖羅漢、達摩羅漢、開心羅漢、挖耳羅漢、木魚羅漢、托缽羅漢、托獅羅漢、降龍羅漢、伏虎羅漢等等其中,最出名的應該是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有一個成語叫降龍伏虎就是根據這兩個羅漢高超的本領而命名的。這十八個羅漢各有特色,他們的形態不一,表情各異,其形態也與其獨有的特點和特長有著莫大的聯系。有的在閉目沉思,有的在抿嘴微笑。它們的特點都很鮮明,長眉羅漢有著長長的眉毛,長腿羅漢的腿很長,長手羅漢的手很長,布袋羅漢背著一個大布袋。
泉州凱巖石業制作石雕十八羅漢雕像,采用優質的石質精雕細琢而成,善用千年文化雕鑿工藝的研究、傳承、融合和發揚,使石雕作品承載藝術文化、體現更多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