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是創建人文景觀的一門藝術,是人類創造物質財富與精神文明的源泉,也是反映人類社會各個時代風貌的歷史畫卷。曲陽石雕藝術源遠流長,已有二千多年的發展歷史,在曲陽縣曉林鄉釣魚仰韶文化遺址處,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用青銅器等制品,充分表明了曲陽石雕是中國雕塑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因此曲陽自古便有中國石雕之鄉的美譽。曲陽的石雕史就像一條閃耀著一代代藝人智慧之光的藝術長河,從古至今奔流不息。
幾千年來,石雕文化在曲陽大地星火相傳,人們用手中的鐵錘和鋼釬打造出浩如煙海的石雕精品下面,我就曲陽石雕文化這個主題來進行以下幾方面的闡述。一、歷史淵源作為聞名中外的雕刻之鄉,曲陽石雕文化源遠流長,底蘊豐厚。據《曲陽縣志》載:黃山自古出白石,可為碑志諸物,故環山諸村多石工。黃山盛產漢白玉,脂潤堅韌,質地細膩,是石雕雕刻的上等石料。早在漢代,這一帶石工就利用黃山漢白玉雕刻碑碣諸物。滿城漢墓出土的漢白玉男女俑五件為曲陽黃山漢白玉雕刻而成,是迄今發現年代最為久遠的曲陽石雕作品。
魏晉時,佛教傳入我國,曲陽石雕佛像、獅子,被廣泛應用于寺廟、陵墓等建筑,風格形象端莊,刀法雄健及至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繁榮,曲陽石雕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曲陽成為我國北方漢白玉雕像的發源地及雕造中心,這時的曲陽石雕作品,雕刻技法精湛、人物形象豐滿,衣飾清晰、造型美觀,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曲陽縣靈山鎮出土的王處直墓內的多幅石雕彩繪像堪稱極品,被作為國寶收藏。元代,曲陽石雕達到歷史上的鼎盛時期,技藝高超的曲陽石雕藝人在元大都興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清末,曲陽石雕的作品仙鴿、干枝梅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銀獎,自此天下咸稱曲陽石雕
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首都北京的許多建筑歷經戰亂,必須清理、修整;另外,為適應新的形勢,也需要建設一批新的大型工程,許多地方用到石材和需要石雕藝術,因此,曲陽這個久副盛名的雕刻之鄉,選出一批技藝精湛的石雕工匠,赴京參與了天安門城樓、頤和園等多處古建的修復和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全國農業展覽館、北京展覽館、工人體育場、民族文化宮、釣魚臺國賓館、民族飯店等十大建筑的建造如今,每當人們在首都觀光,面對上面無論是悲壯雄闊的歷史場面,以及其中可歌可泣、生動活現的英雄人物,還是那些今人驚嘆、玲瓏剔透各式石雕裝飾的時候,無不為之動容,為之驕傲,她們記錄著曲陽石雕的輝煌歷程,她們是近期曲陽石雕的又一個偉大的里程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古老的曲陽石雕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雕塑材質從石雕、木雕拓展到玉雕、牙雕、銅雕、不銹鋼雕塑等領域。
雕刻體裁既有傳統仿古建筑飾品,又有現代人物雕像;既有園林雕塑,又有家庭裝飾;既有飛禽走獸,又有游魚花卉;既有上百米的巨作,又有長不盈寸的精品,雕刻技藝更為精湛藝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堅持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把現代解剖學、透視學、美學等原理融入到浮雕、鏤雕、圓雕等雕刻技法之中,并借鑒西方雕刻技藝,使仿古作品古樸典雅、栩栩如生,現代作品清新自然、意境幽深。二、風格流派在曲陽,說到石雕必提起這幾個人:元代楊瓊,清末劉普治,現代劉東元、王二生,當代盧進橋、甄彥蒼和安榮杰。、楊瓊出身于雕刻世家,幼年時就跟隨其父楊德學習雕刻技藝。
他聰慧好學,悟性極高,再加上勤奮刻苦,幾年間就練就了一套精湛的雕刻技藝,其學成后雕刻的動物、人物等石雕總能自出新意,而受人稱道公元,元世祖忽必烈詔令楊瓊、王道、王浩等大批曲陽雕工去營建大都。楊瓊在趕赴大都途中,利用數個晚上時間精心雕刻成一獅和一鼎,進京后在被詔見時獻于元帝。忽必烈見其雕作精巧絕妙,獨具匠心,不禁龍顏大悅,便連聲稱贊道:此乃絕技也!遂令楊瓊管領燕南諸路石匠,建造大都宮殿及城池。楊瓊不僅寬厚待人,還身先士卒,堅持每日勞作在第一線,因此很受眾人擁戴,后來其升任統領大都等處山場石局總管。
此后的數年間,楊瓊率領眾工匠常年在石場和營建工地上辛勤勞作,為建造元大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像大都各宮殿名園、橋梁、廟堂等,大都出自楊瓊之手公元,忽必烈令楊瓊主管建造皇城中的朝閣大殿,并撥京畿五千戶為役由其調用。期間,他不僅親自精心設計圖案及施工方案,還在施工過程中合理用料,當此工程歷時三年竣工時,共為國家節約官銀50余萬兩。公元,楊瓊在京西玉泉山石場監工時,曾先后雕刻了一件墨玉壽龜和一個白玉盒,后同獻于元帝。忽必烈甚喜,當下賜予楊瓊金符和銀符。公元,皇城崇天門前準備建一周橋,朝廷便向匯聚大都的能工巧匠們征求周橋的設計圖案。
眾人繪以圖,呈帝閱,多不可,后來唯有楊瓊所繪的設計圖案被忽必烈選中,并受命督造工程竣工后,忽必烈親自前往驗視,見此橋造型別致、優美,做工精巧、細膩,為皇城增姿添色不少,不禁稱贊道:此乃楊瓊之功也!并立即賞賜楊瓊兩件黃金滿衿上尊,還賜御酒為楊瓊的母親祝壽。不久后,忽必烈又加封楊瓊為武略將軍。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建造的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就是以楊瓊所造周橋為藍本而設計建成的。、劉普治是曲陽縣西羊平村人,生平大致在清末民國初年。聞名于世的偉大石雕藝術家。劉普治自幼聰穎好學,尤其石雕技藝精絕。
他通過觀摩研究黃山八會寺、清化寺內的古代石雕藝術品以及三霄圣母廟大殿內的壁畫,把切身的感受消化到自己的石雕藝術中,創作的作品無論是佛像、仕女還是石像生和浮雕花草等,無不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因此,遠近聞名,經常有達官貴人從四面八方前來求他雕刻墓碑及相關的墓葬器物,還經常帶上其他人外出雕制一些較大的建筑,比如石橋、石牌坊等。,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劉普治選送的干枝梅和仙鴿榮獲銀獎。這個獎頂是此前唯一一項也是破天荒的一項世界級由石雕藝術品獲得的最高獎。因此,在世界的藝術圣殿里才刻上天下咸稱曲陽石雕這塊金字招牌。曲陽這個地名,曲陽石雕這個品牌才得以在全世界唱響。、劉東元是曲陽縣東羊平村人。
他一生從事雕刻藝術,是我國民國時期與新中國成立前后的著名雕刻藝術家在解放前,劉東元的作品主要以仿古碑刻、門獅、龍鳳呈祥及大戶人家墓地蛟龍碑、降香亭、貞節牌坊、上中下八仙人物、天龍八部等雕刻作品,并于民國民國間參加修建五臺山龍泉寺石碑坊與南山寺等諸佛像及建筑藝術雕刻工程。新中國成立后,劉東元曾多次參加我國建造的重大工程任務。
期間參加雕制完成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工程;期間曾參加完成世界名橋趙州橋重修雕刻工程;參加北京十大建筑石雕工程;參加重修北京天安門石雕藝術工程;參加雕制完成毛主席紀念堂漢白玉欄板石雕工程劉東元是一位被人十分敬仰的老一輩雕刻藝術名家,他一生艱苦樸素,為人正直。從代至代一直從事雕刻藝術工作,曾多年擔任河北省石雕行業評審委員會專家評委,他的作品曾在國內外雕刻藝術大賽中多次獲獎。從事雕刻專業半個多世紀以來,并先后培養出以雕刻藝術大師盧進橋、范銀鎖、劉占法、范鐵信、甄彥倉、安榮杰、劉國進、劉同保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雕刻名家、大師。劉東元先生桃梨滿天下,可稱為當代雕刻世家始祖之一。
、石雕大師王二生,學藝于曲陽日新雕塑廠,專攻中國傳統石雕藝術,受中國美術研究所之聘,雕石觀音,復制法國和意大利著名雕像,自雕石獅及仕女浮雕參加南京美展,還為中山陵雕石虎、石獅等裝飾石雕,后在北平為出口貿易仿制古代藝術品參加山東臨沂革命烈士塔興建工程,親制大型浮雕,并雕羅炳輝將軍肖像。擔任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雕刻組長,他和眾多曲陽工匠參加了北京十大建筑的漢白玉欄板制作和雕刻工程。他曾雕刻了幾內亞共和國紀念碑浮雕,赴斯里蘭卡共和國為國際會議大廈雕刻班達拉奈克總統肖像。隨中國雕塑家代表團赴歐洲考察。作品有《劉少奇像》、《煉鋼爐前》、《搏斗》等。
曲陽石雕現在的主要傳承人為盧進橋、甄彥蒼和安榮杰,他們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又譜寫了石雕藝術的新篇章他們三人雖同出一門,卻走著不同的藝術道路。、國家首批命名的工藝美術大師盧進橋是曲陽石雕傳統派的代表,他也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個從事石雕專業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杰出傳承人。盧進橋大師從小因為家境貧寒,8歲時寄養于本縣東羊平村的二舅劉東元家。劉東元是當地有名的石雕藝人,遂拜其為師學習石雕。13歲出徒,16歲就成為遠近聞名的石雕藝人。
為了藝術,他一邊以賣藝為生,一邊徒步游歷過佛教圣地五臺山、山西大同的華嚴寺、云岡石窟、河北正定的隆興寺、趙州橋以及家鄉的北岳廟、狗塔、千佛堂等許多古代相關藝術寶藏他參加了建國初期的許多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尤其在寶成鐵路建設中,經過上萬人參加的評比取得第一名,因此,被評為甲級勞動模范,被命名為鐵巴掌。他不僅參加了北京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等著名的十大工程和毛主席紀念堂的建設,創作了難以數計的石雕藝術珍品,更重要的是他通過自己的研究探索把牙雕、玉雕、木雕等工藝成功地運用到石雕上,把古老的石雕藝術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水平。
盧大師的雕刻技藝有三方面的神奇:一是盧大師做雕刻從來不畫圖、不塑稿,一把錘一根釬,無論從石料的哪個部位開始下手,都能將作品一氣完成比如雕古代仕女,他可以從頭入手雕到腳,也可以從腳開始雕到頭,還可以從胸開始向上下雕,等到最后作品完成,石料用足用盡、不多不少正好。有人形容他打雕刻就像揉面團做饅頭一樣。對于一個沒有上過學、沒有系統學過雕刻理論知識的人來說,這簡直令人無法想象。二是盧大師打雕刻特別快,別人十天干的活,他最多兩三天就能完成。在雕刻毛主席紀念堂的欄板時,他是工程總指揮,全面負責工程質量和進度。
但處于對毛主席的懷念之情,他也想雕刻幾塊,別人雕刻一塊欄板用一個月的時間而他只用了七個晚上其速度令人難以置信,他自己曾經說過每次打石雕看著一塊塊石料,就像是看見了一件件雕刻作品,他所做的就是把石頭本身多余的部分去掉,做石雕對于他就這么簡單。三是,凡是搞石雕的業界人士都知道在制作一件作品時,剝荒階段都用一個5斤的大錘,為的是出活快,到了定型階段,一般就用23斤左右的小錘,等到最后做細階段就改用最小的錘子。
然而盧大師做雕刻一直就用5斤的的大錘,就連雕刻人物的發絲、眼皮、動物脖子上的細繩,那么精細的部位都是用5斤的大錘,而且從未失過手,這種手上的硬功夫更讓人望塵莫及,盧進橋與曲陽縣第三中學創辦全國第一所雕塑專業學校曲陽縣雕刻學校。河北省電影電視制作中心以盧進橋的事跡制作了電視連續劇《石魂》。榮獲中國美術大師稱號。被評為省管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杰出傳承人。盧進橋畢生致力于石雕藝術的探索和實踐,以發揚光大曲陽石雕,為曲陽爭光、為祖國爭光為己任。
他雕刻的龍鳳、雄師、嫦娥奔月、臥觀音等稀世珍品被世界許多國家的博物館收藏;許多的公園、廣場、城市中心街景都留有他雕制的妙趣橫生的紀念性石雕力作和雕刻小品;更有臥獸觀音、坐獸觀音、天女散花、三大仕等多件作品被定為國寶,并被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紫光閣和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內盧進橋多次承擔國內外重大工程的裝飾雕刻,其中有日本八百羅漢、扎伊爾總統府、天津引灤入津紀念碑、北京密云水庫、河南少林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禮堂、董必武紀念館董老像、沈陽故宮復修雕刻、馮玉祥像及人民大會堂河北廳的扁鵲、祖沖之、酈道元、郭守敬、關漢卿、曹雪芹等河北名人雕像、泰國10米漢白玉觀音、新加坡楊五郎、關公10組樟木巨型組雕等工程。
、甄彥蒼是黨城鄉城南村,,他到石雕發源地西羊平村,拜著名雕刻大師劉東元為師,甄彥蒼以優異的成績考進縣雕刻廠。,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來曲陽的外國人逐漸多了起來,但除了東南亞客商買一些獅子、佛像外,大部分外國人對此不感興趣,而他們感興趣的西洋人物這里卻沒有。
甄彥蒼敏銳地感覺到,一個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時代即將來臨,何不用雕刻獅子、佛像、豬槽子、石門墩等傳統雕刻技術雕刻西方人物,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呢接著,他在家人的反對聲中,辭去該縣第三雕刻廠廠長職務,投資7000元回鄉創辦了新穎雕刻廠為研究西方人的體貌特征,甄彥蒼煞費苦心:電視上演外國電視劇時,他都會盯著看;只要有外國人照片的書籍,他一概買回;在大街上遇見外國人,他總是站著多瞅幾眼心里有了底后,甄彥蒼一頭扎進廠房里,認真地雕起來,十天后,甄彥蒼的第一件西洋雕刻作品《貴夫人》問世。幾天后,幾個到廠的外國人一眼相中這件作品,張口就出價5000元,這可是傳統雕刻作品價格的十倍。西洋雕刻作品廣闊的市場堅定了甄彥蒼的信心。
他一邊研究,一邊向趕來學藝的武士卿等人傳授著真經經過多年的不斷探索,甄彥蒼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充分借鑒西洋雕刻技法,開創了曲陽石雕的西洋流派,促成了雕刻藝術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為曲陽石雕發展拓展了新天地。在甄彥蒼的帶動下,西方人物雕像在曲陽迅速發展起來。如今,他的傳承人已到了第5代,全縣從事西洋雕刻的超過萬余人,僅他的家鄉,就有6000多人從事這一行業。
,甄彥蒼針對雕刻業內出現粗制濫造和無序競爭現象,想到推出一個具有戰略目光的雕刻企業,從創造到雕刻,再到銷售安裝一條龍服務到底,從而帶動整個行業走向正軌于是,一棟投資500萬元,從大門到院落,從樓內到樓外,到處都充滿著文化和藝術氣氛的雕刻藝術宮落成投入使用生活中的甄彥蒼善于思考,愛好廣泛,文學、歷史、哲學、經濟等無不涉獵,尤好文學、哲學。他出版的《光束》一書,內容短小精練,道理深入淺出,語言樸實無華,寓意生動形象。由于雕刻業績的突出貢獻,,甄彥蒼被評為河北省勞動模范,并先后被河北大學中文系、哲學系,天津城市建筑學東方美院聘為兼職教授,還擔任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河北省雕塑藝術專委會副會長、曲陽縣雕刻石材協會會長等職。
、國際一級工藝美術家安榮杰為創新派代表,擅長巨雕力作安榮杰是中國石雕研究會會長,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他自幼學藝,以擅長制作各類大型雕塑遠近聞名。前,他與日本客商九村先生洽談制作兩尊11米高樟木力士像。九村先生擔心地問,這可是關系到日本宗教信仰的大事,從來沒聽說有人做過這樣的大工程,如不能成功我可擔當不起呀!安榮杰說,你放心,保證能做好。確定模型后,首先遇到圖樣放大的難題。
傳統放大法不能制作這樣巨型的圓雕,安榮杰一頭鉆進幾何學里,融匯各種中外放大法,終于研究出了填補立體放大技術空白的縱橫線放大法安榮杰領頭制作的巨型樟木像哼哈二將轟動日本,震驚藝壇,與原定合同相比節省時間一年半,節約成本18萬元,以世界巨型樟木像之最首次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隨后,在廣東省三水市,安榮杰又承攬了長108米的世界第一大臥佛工程。
為使這尊巨雕經得住歷史考驗,在大佛后期制作的過程中,對一些容易出現問題的局部和細節,尤其是難以雕好的死角死面,他帶領職工用角向打磨機一遍遍地磨,用鐵錘鋼釬一遍遍地修,直到每處完全符合藝術要求為止由38名石工歷經108天制作的世界第一大臥佛再次震驚中外藝壇,第二次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安榮杰承攬石雕工程最驚人的,是山東蒙山老壽星半身巨型石雕。半身老壽星高219米,寬198米,制作面積4萬多平方米,是四川樂山大佛的33.9倍。石雕線條流暢,大氣磅礴,老壽星慈眉善目,仙髯飄逸,坐落于海拔1090米的風景區內,是我國雕刻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型石雕作品。經權威部門評審,以全球第一巨雕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這是安榮杰的作品第三次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也是他再一次成功實踐自己的專利技術縱橫線放大法的豐碩成果,由安榮杰承攬的巨型花崗巖浮雕《勝利的起點》在江西省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前舉行了揭幕典禮。《勝利的起點》整體浮雕形狀似一只雄鷹,象征著和平和勝利;浮雕高8米,寓意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長19.27米,寓意著毛澤東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整組浮雕由200塊花崗巖組成。浮雕整體雕刻有108個紅軍人物,有的紅軍戰士們在擁抱,也有的相互攙扶,更多的紅軍戰士在激動地高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特別是雕塑中間的毛澤東與朱德總司令,并肩站在一起,目視著遠方,表現了兩位偉人的遠見卓識和雄心壯志,仿佛讓人看到了革命勝利的曙光《勝利的起點》浮雕是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畫龍點睛之筆,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安榮杰親自設計施工方案,選購優質石料,經過公司雕刻工人兩個多月的精心雕刻,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這座巨型浮雕工程。此工程安裝竣工后,曾受到李長春等眾多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贊譽,李長春還在現場親自接見了安榮杰等公司人員。
三、發展現狀源遠流長的雕刻歷史,根深葉茂的石雕文化,傳承不衰的雕刻技藝,數以萬計的從業人員,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以石雕為龍頭的當代曲陽雕刻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尤其是近些年來,雕刻業已發展成為曲陽的一大標志性產業和特色支柱產業。目前,曲陽縣雕刻企業主要分布在縣城及8個鄉鎮,形成了一園一帶五小區的格局。全縣共有各類雕刻企業攤點達2280多個,從業人員5萬多人,雕刻業年總產值達到15億元,產品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劉宏利、賈會成、彭英惠等為代表的100多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嶄露頭角,曲陽雕刻形成了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石雕和其它藝術品類一樣,必將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她是某一個特定時代的歷史產物,其形態反映的必將是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比如漢代石雕,以石獅為例,它不拘細節,主要是表現那種威嚴的氣勢、魏晉表現的則是一種挺拔的風骨,南北朝表現的是狂放的時代精神,而盛唐則表現的是一種盛大氣象,她雍容華貴、富于包涵。宋代石獅子則增加了文化成分、趨向精巧。明代雕琢更加細膩,表現為玲瓏剔透,如北岳廟內現存于曲陽縣博物館門口的一對石獅子,是其代表。還有北岳廟風許多的碑刻,更是具體展現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底蘊。
近年來,曲陽石雕業得到長足發展,一方面表現為西方人物雕刻和各種器具裝飾品雕刻,它們從傳統的偏重于意象手法中分離出來,這些作品已不是文人描寫中的栩栩如生,而表現為確如其在、直似真人真物,他們飄洋過海帶著曲陽人民的勤勞智慧把這一神圣的美的享受送往世界上的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他們飽嘗眼福;另一方面表現為,我們的藝術家親臨外國為他們建造或安裝超大型雕刻工程比如宏州實業完成的美國洛杉磯的雕刻長廊、為捷克共和國的中捷友誼紀念碑和日本姬路城的微縮景觀,還有早期第三雕刻廠為日本承制的大型木雕哼、哈二將等等著名工程,都無疑在為國家創造外匯收入的同時,也相應地提升了曲陽雕刻的品牌,進行了文化交流,促進了與國際友誼。四、榮譽和成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視察曲陽,揮毫題詞雕刻之鄉,充分肯定了曲陽石雕業所取得的成就。,國務院正式命名曲陽為中國雕刻之鄉。
國際雕塑協會又命名曲陽東方雕刻城為中國石雕第一城,曲陽石雕被收錄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盧進橋、甄彥蒼兩位大師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曲陽石雕代表性傳承人。,曲陽宏州石業集團有限公司被命名為河北省第一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曲陽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近年來,曲陽雕刻藝人先后完成了被日本譽為東方藝術珍品的百龍嬉水巨型漢白玉浮雕和大型雕刻九龍壁;受到全國人大代表一致贊賞的人民大會堂長白山浮雕;為二連浩特設計制作動態優美、寓意深刻的廣場雕塑邊陲明珠;為西寧制作的展現民族大團結壯麗畫卷的城市廣場雕塑各族人民團結奔向新世紀;與著名雕塑家韓美林合作的亞洲地區最大的花崗巖巨型雕塑大舜耕田;以及中華龍王山石窟、中國歷史雕刻畫廊、北京人民大會堂河北歷史名人浮雕、淮海戰役紀念館和扎伊爾總統府等一批國內外著名的雕刻工程另外,澳門回歸時,河北省政府送給澳門特區的禮品九龍晷和清華大學送給中國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縮微日晷、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勝利的起點》、《毛主席重上井岡山》等雕像均出自曲陽藝人之手。,由曲陽漢風雕刻文化有限公司創辦的《曲陽雕塑》期刊面世,這是曲陽雕刻界的一大喜事,她以弘揚曲陽雕刻文化、生輝曲陽雕刻藝術為宗旨,通過幾期試刊,逐漸得到曲陽各界人士及外地專家學者的認可和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河北省雕塑藝術專業委員會在曲陽成立,其將致力于全省雕塑藝術的創新和發展,以弘揚雕刻文化為宗旨,充分發揮協會研究、指導和協調作用,指導行業開展藝術創新,組織人才培訓、雕塑展覽、大獎賽等活動加強對外合作,為河北雕塑企業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她的成立,必將促進曲陽乃至全省雕刻產業上檔升級,為雕塑行業人才培養、樹立產業品牌形象發揮積極的作用。雕塑藝術專委會自從成立以來,已成功承辦了河北省首屆雕塑藝術大獎賽和首屆中國曲陽匯成杯雕塑藝術攝影大賽,還組織雕塑企業去揚州參展和組織雕塑從業人員到北京參加中國工藝美術高級研修班學習。
通過組織這些活動,加強了曲陽乃至全省雕塑從業人員同全國工藝美術行業人員的交流與聯系,也在藝術和管理水平方面來提升整個曲陽雕塑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同時,河北省雕塑專委會主辦的內部刊物《河北雕塑》也應運而生。其宗旨是立足河北、面向全國弘揚雕塑文化、傳承雕塑藝術、服務全省會員。其主要在以下幾方面發揮作用:一、全面反映全省雕塑業界取得的成就和現狀,跟蹤報道全省雕塑藝術界的重大活動,為相關領導和企業提供決策依據。一、為全體會員提供業界信息、知識產權保護及其它法律、法規咨詢等方面的服務。二、弘揚傳統,張揚大師風采;創新藝術,推介新人。
三、提供交流平臺,融匯合理建議,薈粹獨到觀點,催進思想碰撞、加強學術交流讓每一個會員都能發表意見,抒發胸臆。四、為雕塑藝術產品銷售開辟一個新渠道。通過近一年的努力,《河北雕塑》已在省內外雕塑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為弘揚曲陽雕刻文化,傳承曲陽雕刻技藝,提升曲陽知名度,為曲陽雕刻產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搭建一個綜合性商務平臺,更是為曲陽雕刻藝人與各方專家學者提供一次切磋交流、提高技藝、加強合作的良機,曲陽近年來已成功舉辦了曲陽國際雕刻藝術節、雕刻展銷會和雕塑攝影大賽等盛會,通過舉辦這些活動,不僅充分展示曲陽雕刻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內涵,展示了雕刻業發展的輝煌成就和雄厚的實力基礎,還進一步開拓了國內外市場,推出一批名人、名企、名品,促進了雕刻企業上檔升級,為做大做強曲陽雕刻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至,由曲陽縣人民政府、河北省雕塑藝術專業委員會、中國民俗攝影協會主辦,曲陽縣雕刻行業管理辦公室、曲陽漢風雕刻文化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中國曲陽匯成杯雕塑藝術攝影大賽,已在曲陽成功舉辦。此次大賽邀請了來自北京、遼寧、山東、湖南、河南、江蘇等地的100余名攝影藝術家,他們在一天半的時間里先后深入到曲陽雕刻走廊、東方雕刻城、黨城鄉西洋雕刻基地等眾多雕塑企業進行攝影創作。
本次大賽是首次在曲陽舉辦以雕塑為主題的攝影藝術大獎賽,是一次雕塑藝術與攝影藝術聯姻的有益嘗試,也是一次集攝影藝術、雕塑藝術和文化為一體的視覺盛宴,更是為了迎接祖國60周年華誕及慶祝曲陽石雕榮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周年而舉辦的盛會通過舉辦大賽,不僅對于記錄和宣傳兩千多年的曲陽雕塑文化、繁榮與發展曲陽雕塑藝術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與現實意義,同時還會吸引眾多攝影藝術家來關注曲陽雕塑,極大地提升曲陽雕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五、展望未來從過去世代相傳的手工藝作坊,到現在形成特色鮮明的文化產業,曲陽雕刻走過了一條不斷創新的道路。傳承文化,弘揚藝術;放眼世界,創新不止的思想,將賦予曲陽雕刻文化的靈性。
曲陽源遠流長的雕刻文化是雕刻產業發展的支撐,是建設雕刻之鄉的基石在新一輪發展大潮面前,我們必須按照弘揚雕刻文化與發展雕刻產業互動的總體思路,打好文化牌,唱好產業戲,努力實現雕刻之鄉的更好更快發展。縱觀曲陽石雕幾千年的歷史,她不僅是藝術的傳承,是文化的紀錄,也是一部曲陽人文史和地理沿革史。尤其是那些碑刻,填補了好多歷史的空白,解答了許多史冊上的疑惑。以至到今天,曲陽雕刻又肩負起旅游經濟的重任,成了曲陽走向世界,世界認知曲陽的信使。相信曲陽石雕的前程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