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型的公園,廣場,風景旅游去,人們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石牌坊作品。據調查,泰山現有廟宇的石牌勝景勝跡標示石牌坊18座,全部為石牌坊:岱廟石牌玉皇閣石牌紅門宮斗母宮參孔子登臨處迥馬嶺五大夫松石牌望吳勝跡岱宗一天門石牌天階石牌坊門天街石牌大眾橋石牌經石峪石牌龍門石牌坊和升仙石牌坊等。在這些石牌坊上面,有的雕刻著英雄人物及典故,有雕刻著形態各異的花草蟲魚,也有的雕刻著神話故事,這些文化墻的應用不僅僅美化了人們的環境,同樣作為藝術作品也讓人們感受到濃濃的藝術氣息,并從雕刻中有所體悟。
一位從事浮雕設計的設計師說:“石牌坊既包含了繪畫的所有特征,同時更重要的是具備了雕刻工藝中所特有的語言,而且隨著現代各種新材料的出現,石材已經不是浮雕作品的唯一材料,材料的選擇已經變得多元化不過即便如此,現代生活中的石牌坊依然要注重它的藝術價值和創造題材,那樣才能有新的突破。”在多元化發展的石牌坊文化中,如何選擇浮雕作品的題材仍然是很重要的。
在遺留至今的古代浮雕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那些浮雕作品多以勞動人民祈求吉祥和歷史傳統為主要題材,例如人們最為常見的浮雕龍,浮雕麒麟,浮雕鳳凰,獅子以及各種神話故事,這些浮雕作品的制作精良,美觀大方,內容上更是體現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平安生活的向往,在寺廟祠堂等地出現的浮雕觀音,佛陀以及各種神仙的作品,創造形式上采用夸張和寫實手法的結合,它更多的是渲染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從中可以感受到人們對神靈和先祖的敬仰,以及期待神靈保佑蒼生的美好期待,相信去過南方潮汕一帶祠堂或廟宇旅游的游客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時代的不斷進步推動者石牌坊的變化,現代建筑中的浮雕題材又該如何選擇,又該如何體現出它獨有的藝術價值呢?首先是要在傳統浮雕作品的題材和制造方法上進行突破。這并不是否認我國的傳統浮雕技術,現代新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對未來生活有新的一種向往,在制作技術上更多的是采用了機械化,傳統石牌坊創造已經局限了它的發展方向。
在題材的選擇方面我們可以讓石牌坊增添上新時代的氣息,也可以采用一下西方的文化作品及題材,讓其看起來更加的新穎,富有朝氣,亦或者學習一下北京某些高檔花園小區的設計師將現代人物作為浮雕作品的題材進行設計,采用現代化的浮雕技術進行裝飾美化,同樣起到了不錯的展示效果,也提升了石牌坊本身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