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涼亭是人們憑借一定材料建造出來的,用以乘涼和遮風擋雨的一種集實用與裝飾于一身的建筑形式。而現在人們建造涼亭的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人們開始采用更加堅固的材質來搭建涼亭,首選的當然是大理石,因其天然的色彩,而又不失牢固的特性,成為建造涼亭的首選材質。作為建筑本身它所使用的材料的特性,必然會對建筑的造型風格產生影響。所以,石雕涼亭的造型藝術,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所選用的材料。由于各種材料性能的差異,因此,不同材料建造的石雕涼亭,就各自帶有非常顯著的不同特色。在我國所有的涼亭中,最常見的就要說以石料為主要材料雕刻成的石雕涼亭了。
以石雕建涼亭,在我國相當普遍,現存最早的涼亭,就是石亭因為它的材料易得,而且建筑結構穩固,因此廣受人們的歡迎。早期的石亭大多模仿木結構的做法,斗拱、月梁、明、雀替、角梁等等,皆以石材雕琢而成。如唐初建造的湖北黃梅坡山上的魯班涼亭,就是全部以石材仿造木結構的斗拱梁架而建造的。此外,廬山秀峰前的兩座分別建于宋代和元代的石亭也是如此。
明清以后,石亭逐漸擺脫了仿木結構的形式,有了自己獨特的建筑結構,新的建筑結構使得石材的特性得以突出,構造方法也相應地簡化,造型質樸、厚重,出檐平短,細部簡單有些石亭,甚至簡單到只用四根石柱頂起一個石質的涼亭蓋,這種石塊砌筑的石雕涼亭,簡潔古樸,表現了一種堅實、粗獷的風貌。然而,有些石雕涼亭,為了追求錯彩鏤金、精細華麗的效果,仍然以石仿木雕刻斗拱、掛落等樣式,屋頂用石板做成歇山、方攢尖和六角攢尖等等,南方的一些石涼亭還做成重檐,甚至達到四層重檐,鏤刻精致,富有江南輕巧而不重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