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旌德縣孫村和洋川的貞節石牌坊均為清代建筑,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調查,泰山現有廟宇的石牌勝景勝跡標示石牌坊18座,全部為石牌坊:岱廟石牌玉皇閣石牌紅門宮斗母宮參孔子登臨處迥馬嶺五大夫松石牌望吳勝跡岱宗一天門石牌天階石牌坊門天街石牌大眾橋石牌經石峪石牌龍門石牌坊和升仙石牌坊等。???孫村貞節坊坐落在孫村村內,跨街而立,建于清乾隆二年,為二柱一間三樓石牌坊,明樓樓脊正中置圓雕葫蘆,兩端為龍吻,檐下設漏窗及“圣旨”牌,次樓亦設漏窗并在樓脊各置龍吻一個。

該坊大字板題刻“冰心輝日”,小字板中間題刻“旌表故儒汪國釗之妻呂氏貞節石牌坊”,兩側題記奏請建坊人員的官銜及姓名,這些人員上至朝廷大臣,下至縣級典史,一一排列左右,也算該坊的一個看點吧!茲引錄于此:總理戶部審務果親王,戶部尚書、承恩公加二級、慶少保兼太子太保、太和殿大學士、世襲三等精奇尼哈番、吏戶部尚書事加四級張廷玉,經筵講官、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二級三泰,仿古石牌坊牌樓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江南江西等處軍務兼理糧餉操江趙弘恩,一等承恩公領侍衛內大臣、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總督江南江西等處軍務兼理糧餉操江、紀錄二次、慶巡撫安慶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紀錄十八次趙國麟,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提督安徽等處學政、加三級姚三辰,提督安徽等處學政、左春坊左贊善兼翰林院檢討、加一級鄭江,江南江寧安徽寧池太廬鳳六泗穎毫滁和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加三級李蘭,特授江南安徽寧池太廬鳳六泗穎亳滁和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正堂、加一級紀錄二次晏斯盛,江南寧國府知府、加一級張勤望,署理江南寧國府正堂事、本府督軍、總捕分府、加二級祝宣,督糧廳通判、加一級李父毓,旌德縣知縣、加五級紀錄五次紀咸,儒學教諭高重英,訓導魯師璉,典史方桂?????大清乾隆二年九月建。其中的果親王、三泰、張廷玉都是清康熙至乾隆時期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當然,在建坊之時,這些人不可能親臨現場察看指導,至于刻名于石雕牌坊之上,說明在申報的過程中,他們曾經參與其事,或許還在相關的文件上畫過圈,簽過“遵旨照辦”一類的轉呈文字。可以推斷:這座牌坊在“大清乾隆二年九月建”成之時,若呂氏還在世上,她會樂的合不攏嘴。
你想,有這么多朝廷命官在為她出力建坊,能不樂嗎?五臺山石雕牌坊為什么是少年奇才雕刻??????孫村貞節牌坊高9.2米,寬3.35米,下層額枋扁圓而呈微拱形狀,這種額枋又名“月梁”,俗稱“冬瓜梁”??????洋川貞節坊坐落在洋川村一家農戶的庭院里,建于清乾隆九年,這座石牌坊的建筑風格、規模與孫村貞節坊大致相仿,亦為二柱一間三樓牌樓,亦設“圣旨”牌,亦用月梁。大字板題刻“恩榮百代”、“孝節千秋”,兩側為漏窗,由鯉魚跳龍門、如意等圖案構成。小字板題刻“旌表處士譚有翔之妻汪氏貞節”,兩側花板浮雕花瓶及四季花卉;“瓶”、“平”諧音,寓意四季平安。
該坊另一塊小字板題刻奏請建坊官員的姓名、官銜及汪氏貞節事跡等內容:江南安徽寧池太廬鳳穎滁和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加五級魏定國,寧國府知府、加三級蔣大成,旌德縣知縣、加五級蘇一圻,儒學教諭王英同看得:節婦譚汪氏性堅金石,志凜冰霜,年甫及笄而詠閉睢,方遂齊眉之雅,越十八載而悲,黃鵠即矢,封發之貞操,聞訃音,愿相從于地下,冀綿祀事,聊存生于人間,變產棄巢,迎回傷心之旅襯,和丸畫荻,教成遺腹之孤鄒,堪稱巾幗完人,宜著褒嘉盛典。皇清乾隆甲子年孟秋月日建。山東第一石雕牌坊青州中學牌樓??????這一恰似證人證言的公文,作為呈報建造牌樓旌表的依據,今天讀來,也令人心酸不止。該坊立柱題刻楹聯:詔麗澤干,寧止堅貞光野史;名揚紫闕,共信巾幗有完人。那時候的年輕婦女喪夫守節,雖然艱難,但能得到朝廷建造石牌坊旌表,也就不枉此生了。封建禮教,真是害人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