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鼎來說,我們都聽說過,最為開始的時候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于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河北中源銅雕廠鑄造的司母戊方鼎不但傳承古代銅鼎的鑄造技術,在鑄造銅香爐,銅寶塔等宗教專用物品時更加入現代先進的技術,使作品更具使用價值和觀賞價值。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后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銅雕鼎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征,我們常見的成語有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
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銅雕鼎也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見證,鼎和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的典章制度和冊封、祭祀、征伐等史實,而且把西周時期的大篆文字傳給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金文書法藝術,鼎也因此更加身價不凡,成為比其他青銅器更為重要的歷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