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石雕佛塔經幢上植物裝飾紋樣眾多,經常出現的植物題材要屬蓮花,大多數古代的石雕佛塔經幢須彌座上都有仰蓮承托塔身,須彌座上的壺門內裝飾有盛開的蓮花圖案。即修佛教所說種種能對治業障的法門,如讀誦大乘經,觀空、無我,持誦有消業力用的真言密咒,及以虔敬心、懺悔心塑畫佛像、供養佛和佛塔,禮佛、持念佛菩薩名號等。帶有佛教意味的西藩蓮、卷草、芍藥花在遼塔上也競相開放。牡丹是遼塔裝飾應用最多的圖案之一,如藥師塔、靈山塔、西崗塔、慶華寺花塔上都有風格各異的牡丹紋樣。植物中的松、柏、梅、菊等中國傳統民居裝飾題材在古代的石雕佛塔經幢上也出現了。
中國先民在漫長的農耕勞作中長期和自然界中的飛禽走獸、花草樹木相接觸,它們不僅是先民的勞作對象也是審美對象,我國的古代石雕藝人經過長期對這些植物、動物的觀察,他們將其進行了提煉、概括和簡化,使這些飛禽走獸和花草樹木被描繪成各種奇妙的動物和植物紋樣在古代的石雕佛塔經幢的浮雕紋樣中動物形象也很多,如麒麟、龍、鳳、羊、馬、鹿、雁等等。麒麟石雕麒麟是中華民族自古相傳的吉祥瑞獸,并不是佛教的傳統造像題材,其形似鹿,頭上一只角,全身披鱗甲,尾像牛尾,傳說它不踩任何活物,是“設武備而不用”的有德性的“仁獸”,為美德的象征,與龍、鳳、龜合為“四靈”。
龍、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理想動物形象,契丹族對龍似乎有著特殊的愛好,龍紋亦反復出現于遼貴族的冠飾、服飾及佛塔裝飾中,與有遼一代相始終羊、馬、鹿、雁等是契丹畜牧狩獵業代表性動物,如藥師塔上的鹿、羊浮雕,其上的鹿前蹄落地,后蹄揚起,作奔馳狀;雙羊浮雕,兩只羊雙角相抵,領下有一縷長須,肢短體碩,似從高處躍下,遼塔上的動物造型體現了理想化與現實化的結合。古代的石雕佛塔經幢動物紋樣還有仙鶴、怪獸、獅子等形象,怪獸與獅子都是西來品,是受西域文化影響而雕制的作品。
古代的石雕佛塔經幢幾何形裝飾圖案幾何圖案是古代的石雕佛塔經幢裝飾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往往成為構圖的邊框或底紋,以襯托寫實物體為目的遼塔上的幾何形圖案種類有回字紋、牙字紋、連云紋、亞字紋、曲尺形紋、斜交方格紋等形狀使人贊嘆不已,更讓人目不暇接。這些紋樣有一定構成規則又可靈活變化,適應于各種不同位置、不同形狀的表面裝飾。寺院石經幢雕刻的天王像雖然客觀上這些幾何紋樣是遵循平面構成的造型原則而創作的,但在主觀上,古人更多的將其視為祈愿的符號看待。
“抽象幾何紋樣具有嚴重的原始巫術禮儀的圖騰含義的,……抽象幾何紋飾并非某種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內容,感官感受中有觀念”①雖然,早期寓于符號中的巫術圖騰意義在后世逐漸淡化,但人們祈福避禍的觀念仍舊深刻的存在于幾何紋樣中。比如常常在古代的石雕佛塔經幢上出現的玉字紋,起源于原始的太陽崇拜,本為太陽符號,后定音為“萬”,象征無窮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