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行文義敏慧固始汗主題雕塑位于青海省德令哈柏樹山景區暨德都蒙古文化產業園,是世界最大的固始汗主題雕塑。小型不銹鋼水滴浪花噴泉雕塑擺件名稱:花朵石浮雕欄板,青石欄板材質:青石安裝位置:適合安裝在公園石雕欄板多式多樣,上面雕刻的圖畫有梅蘭竹菊,也有柏樹、桂花、梧桐等內容,依據他們的諧音能夠涵義為百、貴、同。整個雕塑氣勢磅礴,造型壯觀,渾厚雄健,展現了一代偉雄固始汗的豐功偉績和王者風范。雕塑名稱:遵行文義敏慧固始汗雕塑材質:魯灰花崗巖雕塑規格:高6.8米,長35.9米。固始汗形象總高5.9米,采用圓雕的表現形式。雕刻形式:圓雕與浮雕相結合的寫實性大型歷史人物雕塑。
雕塑整體如一座座雪山連綿而成,加之圓雕、半圓雕、深浮雕與淺浮雕等多種雕塑形式處理,與山體成功的結合,充分表現出人物相互疊錯,起伏變化的復雜層次關系雕塑中央是主題人物固始汗,站像,人山相融。造像年齡設計在五十多歲,表現他53歲入青藏高原到62歲取得“護法神”的全面勝利的巔峰時代。其身旁屹立左右兩位將軍,手握弓箭戰刀,英勇強悍!體現固始汗統領的衛拉特蒙古和碩特、準噶爾部兩翼和強大的軍事力量!正面兩側以圖畫敘事的表現形式,從西至東依次表現了固始汗一生中極具影響力的五件大事。1.威名遠播。
13歲的圖魯拜琥率領軍隊擊敗俄伽浩特之“果噶爾”部四萬士兵,占據今巴里坤、烏魯木齊一帶,威名大振浮雕中特寫了少年英雄固始汗的威武形象,其身后陪襯了軍隊爭戰的畫面內容。2.獲稱國師。衛拉特蒙古高原發生喀爾喀蒙古戰爭后,由于固始汗的威望和才智,得到了當時參與調解各方——藏傳佛教格魯派代表與蒙古諸部均有聯系的東科爾呼圖克圖、喀爾喀各部首領等的一致推重,和平解決爭端,并獲贈“大國師”稱號。至此,圖魯拜虎便以“固始汗”聞世。
浮雕表現他只身率領幾個侍衛從容來到喀爾喀蒙古的汗帳,談判說和的情景畫面,并特寫了固始汗的高大形象,體現了他超凡的智慧和勇敢3.率部入青。表現了固始汗部眾入駐青海的情景畫面。描繪了德都蒙古先民的偉大足跡。4.位尊法王。被黃教尊為護教法王的光輝形象。尊號和印章,還給固始汗的兒子和手下官員贈給稱號。雕塑造像采自布達拉宮固始汗壁畫形象。5.清廷冊封。表現固始汗接受清政府冊封的情景畫面,這是固始汗奮斗了幾十年以后達到的光輝業跡的頂峰。背面內容:浮雕以散文詩、山水畫大寫意的表現形式,體現了固始汗時期蒙藏人民的和諧安康生活的場景。
近實遠虛的畫面處理讓人仿佛置身于空曠遼闊的青藏高原上浮雕近景中最中間特寫了德都蒙古一家六口敬獻哈達奶酒的和睦情景,以一個小家庭為代表寓意高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和諧美滿!其身后是祥云繚繞,天鵝飛舞,歌舞歡慶的情景!充分體現了高原人民的美好生活!兩側近景中描繪的有蒙藏婦女打酥油的畫面、牧羊的蒙藏族婦女,吹笛子、演奏馬頭琴的民族音樂,馬背上的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勤勞手巧的蒙族婦女織著美麗的氈子。
最右邊一名蒙族男子手端大盆的手抓羊肉,富足安樂!牧馬的蒙藏族男子,豪情奔放;炊煙裊裊的蒙古包,無不情景優美浮雕遠景有打獵的,放牧的,藏塔祥云,優美的藏族舞蹈,祈福的民眾,吉祥的敖包,雪山柏樹,天鵝鳥群,成群的駝隊等畫面,共同組成一幅生動活潑,美麗壯觀的和諧生活畫卷!另:成吉思汗與固始汗孛兒只斤·鐵木真,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春天建立大蒙古國,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
,蒙古族是多元的,胸如千里草原!”)圖魯拜琥,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十九世孫,明末清初厄魯特蒙古所屬的和碩特部首領,尊號固始汗在十七世紀前半期以武力結束了戰亂不息、紛爭迭起的青藏高原的局面,并扶持和聯袂黃教歸向清廷,對鞏固西藏地方與清朝中央政權的關系起過積極作用,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