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的麥積山石窟,和敦煌石窟,大同云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齊名。為什么中國四大官窯的瓷器會如此的珍貴,為什么齊白石的畫作會叫到天價而依然會有成群結隊的人趨之若鶩,為何一個斷臂的維納斯的美麗會贏得全世界人的敬仰,這些并不是什么奇跡,或是什么巧合,而是因為那些都是真正有歷史的有內涵的藝術珍品,是人類的藝術發展的產物,真正優秀的作品是會流芳百世,亙古不變的。好的石窟都在這一塊,包括寧夏固原的須彌山石窟,等等。這些石窟見證了當年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是連通西域的成果。麥積山石窟在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峰之上,高一百四十二米,就像我們小時候,打完麥子堆積的麥草垛一樣,所以叫麥積山。石窟開鑿距今最少一千六百多年,二百多座洞窟,一萬多身泥塑石雕,規模宏大。到了天水,領略隴上林泉之冠的麥積山風景區,是一大樂事。
麥積山石窟和云崗,龍門,敦煌,無一例外,都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景區,也是神奇西北一百景名單上的成員麥積山石窟上的佛像,這尊主佛就像龍門石窟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一樣,既有釋迦牟尼,也有菩薩,力士,人在下面臺階上顯得很渺小,崖壁上滿是架眼,可見當年工匠雕刻佛像,搭建了多少次架板。因為怕遭到破壞,所以許多石窟用鐵絲網擋起來了,但依然可以清楚看到里面的佛像,他們姿態雍容,沉靜安適,背后墻上有光暈,慈眉善目,滿面生春,閉目養神,很是持重。
麥積山高一百四十二米,石窟最低的二十米,最高的七十米,一萬多身佛像,二百多洞窟,一千六百多年歷史,朝代更迭,歷史變遷,能保留下來,與現代人對話,真是滄海桑田崖壁上的臺階,人們熙熙攘攘的,摩肩接踵,參觀這些從歷史深處挖掘出來的寶貝,它們雕刻的年代不一,大小不同,技藝高低有別,耗費財力物力人力無數。僅僅一個七佛閣,就動用人工四十萬,可想而知了。美國人沒見到兵馬俑的時候,看到麥積山石窟,發出感嘆,說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言下之意,麥積山是世界第八大奇跡了。基本上都分布在東西崖壁上,西邊一百四十多個,東邊五十多個,不是泥塑,就是繪畫。
建在懸崖絕壁上的麥積山石窟,鑿在石洞里,最重要的目的,免了風吹雨淋日曬,避免了風化剝離,也避免了雨淋侵蝕,并且石頭本就堅硬,而且在離開地面的高處,不易被察覺,被破壞麥積山的石窟塑像,既有佛陀,菩薩,弟子,也有天王,力士,羅漢,既有高十五米的巨像,也有三十厘米的小像,蘇聯雕塑家看了都對北魏和宋代的石雕給予了高度評價。這些石雕雖然沒有生命,但是卻能讓我們感知古人所處的時代。佛教從東漢年間傳入中土以后,就迅速遍地開花,枝繁葉茂,尤其皇室帶頭推崇佛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就是四號窟的七佛閣了,七個佛窟,一共四十二尊菩薩塑像,巍巍壯觀。
其實重慶的大足石刻也非常棒,五顏六色的,而且巨像很多天水在絲綢之路上,這里曾幾何時是西域和中原往來交通的樞紐要道,當地有錢人還有過往的商人,都喜歡用造窟龕的形式,表達一份寄托。這些窟龕里,還有天龍八部的浮雕,獰怪的面貌,表現男子的勇敢,堅毅,健壯等身形美。石窟的雕刻,耗時耗力,在今天看來不可思議,違背科學,但是在一千六百年前,這是達官貴人們喜歡做的事情。麥積山是東方雕塑館,這里有仙人崖,曲溪,石門,街亭古鎮,他與敦煌,龍門,云岡齊名。
這里千溝萬壑,青松似海,云霧茫茫,層巒疊嶂,中國石窟風景里,麥積山堪稱最佳,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