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分別是麗水萬象文化創意園、青田石文化創意園和遂昌三墩文化園。通過這次走訪能夠看到當地黨委、政府對發展文化產業的高度重視和扎實舉措,也深刻體會麗水文化人的創業激情和執著腳步。麗水站之后,“我們的文化夢想”還在繼續。每月,我們重點走訪45個文化產業園區,對其規劃理念、功能定位、發展前景、特色亮點等進行解讀。
引導全省優化文化產業區域布局,提高集聚度,延伸產業鏈,進一步推進文化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轉變,增強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萬象文化創意園:商家期待早日建成“聽說我們這里是園區建設的第二期,那邊第一期好像快要開始了。”觀賞石商戶葛德盛說起了他最近聽到的有關萬象山文化創意園區的“小道消息”,站在他對面的“觀光客”微微一笑。葛德盛并不知道,眼前這位正是萬象山文創園區的規劃設計師、麗水學院藝術學院教師張宏圖。這家觀賞石展銷廳就坐落在萬象山的山腳,而葛德盛所說的“第一期”還需沿萬象山緩坡而上。
在那更濃郁的綠樹林蔭中,一座座紅磚廠房建筑顯得十分出跳這家曾在五六十年代紅極一時的油泵廠,在時代發展的大篩子下被抖落淘汰,如今只剩這一群空曠的建筑堅守原地。只有聽到當地人興奮地講起“那時候的姑娘家,嫁到油泵廠屬最風光”的經典傳說時,才讓人隱約聞到一些舊日的輝煌氣息。這些紅磚廠房建筑屬于強調以集體工作為核心的包豪斯風格,帶著那個時代特有的簡潔和硬朗。不過,萬象山作為麗水市區的城中山,據著絕佳的區位優勢,僅有歷史特色似乎略顯單薄。
于是,正謀劃打開當地文化創意產業局面的麗水市政府來了一個配對,將萬象山的“實用價值”并排牽到了“審美價值”旁邊——“萬象山文化創意園區”的設想就此誕生今年,萬象山文化創意園區就要正式動工。其實早在,張宏圖老師就開始著手設計園區方案,到如今之所以走得亦步亦趨,是因為大家都怕萬象山這位“好姑娘”嫁錯了郎。從環境保護到區塊劃分,園區規劃的各個環節都要細致商討,甚至一個圖書館的進駐與否都曾幾易圖紙。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因為相比其他9個縣級園區,萬象山文創園區更要發揮其在麗水文創產業中的龍頭作用。
對于有些姍姍來遲的萬象山文化創意園區,葛德盛顯然已經迫不及待了,“我巴不得園區明天就能建好!”雖然現在他在觀賞石展銷廳的月租金僅為200塊,而且在搬遷別處的過渡時期會面臨高額的店面租金,但是在葛德盛的眼中,似乎已經看到了園區建成后的群聚效應“我想到時候不只我們觀賞石,還有其他各種相關產品都會聚集在一起,那么大家想要買這些東西時的第一反應就是來這里,對這里的商家好處非常多。”不過,想要入駐萬象山文創園區并非那么容易,屆時園區招商將會設定一個準入機制。即便如此,葛德盛仍然充滿信心:“有這么好的園區,無論如何我也一定要進來。
”青田石文化創意園:國家級大師坐鎮在麗水市青田縣的一座青山腳下,石雕市場旁邊的一棟樓房被叫做“大師樓”,因為這里住著著名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倪東方青田素有“石雕之都”之稱,現有3萬多人從事石雕生產和經銷活動。石雕產業成了青田縣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而石雕文化也幾乎占了本地傳統文化的大半江山。與萬象山這類綜合型文創園區不同,“青田石文化園區”顧名思義就是以青田石為主打,發展從開采、雕刻、展覽到銷售的產業鏈一條龍的文化創意產業。而大師樓就是青田石文化園區的其中一站,并且它和青田石雕博物館、石雕商城和千絲巖石文化公園,一起構成了青田石文化旅游線路。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倪東方的名號頗為響亮而作為土生土長的青田人,倪老也是青田石文化對外傳播的一個窗口。10歲開始學藝的倪老今年已經82歲高齡,仍然喜歡親自講解每一個石雕作品。如同這間屋子的名字“惜石齋”一樣,倪老是打心眼里珍愛著青田石。展柜中,一塊稀有原石的旁邊擺放著一塊小木頭,上面寫有一詩。倪老樂呵呵地問大家:“你們幫我看看這首詩寫得好不好,好的話我再刻到那塊石頭上去。
”走過展區,寬敞的大陽臺上建了兩個采光極好的玻璃房,倪老平日就在這里雕刻,平均半年時間可以雕出一件比較滿意的作品感受到大師的力量,青田在未來將要打造一個大師藝術館群,將原本分散的大師聚集起來,增進彼此間的切磋與交流。現在,青田有5人擁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9人獲得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多人擁有高、中級職稱。另一位國家級大師、74歲的林福照先生表示非常愿意進駐大師藝術館群,“我贊同這種產業化發展模式,因為青田石的開采是不可逆的,所以它的產業價值會一步步走高。”文章地址是由曲陽石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