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牌坊樓頂是中國古代建筑的必要構件,石雕牌坊常見的屋頂形制有硬山頂、慶殿頂、懸山頂等。石雕牌坊有標志引導的功能,石雕牌坊常常立在街道中間、兩端、交叉路口以及寺廟、陵墓等建筑物的前面,牌坊的柱間或門洞也不安設門扇,人們可以穿行或繞它們而行。其中慶殿頂屬于高級形式,如湖南遭縣車溪鄉余家牌坊的屋頂形制。屋頂的正脊或角脊多配有吻獸,又稱鷗吻,《事物紀原》引《青箱雜紀》:“海有魚,尾似鷗,用以噴則降雨。漢柏梁臺災,越巫上厭勝之法;起建昌宮,設鷗魚之像于屋脊,即今之鷗吻是也?!彪S著時代的變化,鷗吻得形式不斷變化,總起來說,在唐宋時,南方的鷗尾完全是魚形,尾部翹卷。
北方在中唐、晚唐時期,鴉尾變為張口吞脊的短尾獸頭,宋代為一蟠屈上彎的龍到元代時石雕牌樓上的龍尾逐漸向外卷曲。吻發展到明清時期,鴉吻發展到明清時期,又有正吻、大吻。特別是宮殿建筑脊上均立有正吻。如淑浦,百歲坊左側吻獸,獸身雕作鯉魚式,尾部懸掛銅鈴,整只吻獸比例協調,動態優美。
右側吻獸身軀也呈“S”形,尾部向外翹,完全化為魚的形狀,我們再說一下石雕牌樓下面的鏤空窗戶有什么作用在前文中,我們己經談到牌坊最初由門逐漸演變而來,門、窗一體一也是中國傳統木構建筑的一個重要特征,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代,老子在其所著《道德經》中就有這樣的陳述:“鑿戶墉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崩献优e這個“有”和“無”的例子,我們可以感知先人對建筑空間的認識高度。從一個側面也可感知門和窗緊密聯系。石牌坊一般在正間牌匾兩旁均以透雕花窗相襯,雕刻構成—以適合紋樣、單獨紋樣、二方連續等,一方面作為裝飾,另一方面也解決了牌坊在曠野中對風力的化解。如淑浦百歲坊龍鳳牌右側透雕花窗,四道圓環間雕刻平行向四面展開的寶相花紋,四角各置蝙蝠一只。
從牌坊形制的演化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建筑裝飾在開始幾乎都是對有功能作用的構件進行美的加工而形成的石雕牌坊由木牌坊而來,特殊石質的材料,使牌坊穩定性加強,所以很多木牌樓必須的功用構件,在石雕牌坊上成為了純審美的建筑附著物。石雕牌坊保留這些附著物,對其進行美的裝飾,一方面為了構成石雕牌坊的完整形象,另一方面,將構件物質方面的功能轉變為精神功能,石雕牌坊的豐富建筑內涵,達到自己在感官上對美的追求和滿足。@曲陽縣中源石雕廠修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