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佛像是什么?石雕佛像可以影響人心的觀念也許正是佛教徒造石雕佛像的根本原因。在其傳入中國的過程中,佛像的相貌有西域化、逐漸向中國化、世俗化發展和社會生活中人們心中的想象,曲陽傳統佛像雕塑藝術,隨著不同統治階級的文化導向以及社會發展,也有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發展。據《賢愚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前世是波塞奇王,就因為畫了八萬四千幅佛像,讓各處偏僻小國的人都能供奉,他才成了現世的佛祖,而且涅檠之后,還要受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座塔的果報。可見,造石雕佛像實在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對于傳播佛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招財彌勒佛銅雕漢白玉觀音正因為佛像雕刻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歷來的佛像都極具美感,并不像基督教的十字架上的耶穌那么悲壯佛教是通過形象的感染來達到宣傳目的的。形象的美不僅可以讓人感到身心的愉悅,同時還具有引導作用。據說曾有一位叫金幢的王子,本不信佛,有一位和尚告訴他,現在有一座佛像,眾寶嚴飾,極為可喜,不妨去看一看。王子就隨和尚進石雕佛觀像。他一見佛像,立即被佛像的莊嚴美麗所陶醉,對和尚說,佛像尚且如此,何況佛的真身呢于是,他合掌禮拜。回宮之后還念念不忘,終于出家,來世成為財首菩薩。
于是他就在寺院捐建了石牌坊、石雕龍柱等大型寺院建筑漢白玉觀音像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石雕佛像的身影。石雕佛像主要就是供人們虔誠的祭拜的。佛像是我國的一種藝術形式,從東漢傳入我們國家開始,佛教的發展一直就沒有停止過。石雕佛像的發展過程當中也會加入一些人為的主觀思想,不過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寧靜祥和、慈祥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