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門前后,各有一對石華表,石雕華表的柱身上雕刻著盤龍,柱頭上立著瑞獸,它們和天安門前的石獅以及兩側的金水橋一起烘托著這座皇城的威嚴氣勢。古樸精美的華表,與巍巍壯麗、金碧輝煌的故宮建筑群渾然一體,使人既感到一種藝術上的和諧,又感到歷李思遙史的莊重和威嚴。石雕華表實際上已經與漢民族,和中國古老的文化緊密相連,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的一種標志。
天安門前的石雕華表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柱頭、柱身和基座石雕華表柱頭上的部分又叫承露盤。漢武帝曾命人在神明臺上立一銅鑄的仙人,雙手舉過頭頂,托著一個銅盤,承接天上的甘露,以為喝了甘露便可長生不老,這自然是無稽之談。后來這種形式便流傳下來,并且取消了仙人,簡化為柱子上面放一只圓盤。石雕華表的柱頭上也有瑞獸,名字叫犼。古人創造出很多瑞獸,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大多寄托著人們祈福避禍的愿望。犼是一種形似犬的瑞獸,根據所在方位的不同,表達的意義也不相同。
天安門后面的一對華表上的石犼面朝北方,望著紫禁城,寓意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宮不知人間疾苦,應該經常出宮體察民情,所以稱望君出而天安門前面的一對石犼面朝南方,寓意皇帝不要久出不歸,故而稱望君歸。石雕華表的柱身呈八角型,一條巨龍盤旋而上,龍身外布滿云紋,漢白玉的石柱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真有巨龍凌空飛騰的氣勢。柱身上方橫插一塊云板,上面雕滿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