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寺,一景一物都是那樣祥和,如同身處人間凈土之中。如果這個人過去生中造有極重的罪惡,聽到阿彌陀佛名號,立即悔改過失,受持經典的教誡,發愿求生極樂世界,此人命終不會再經歷三惡道,立即往生到我的國土。石雕阿彌陀佛大佛像、大型阿彌陀佛石雕像擺放寺廟。石雕阿彌陀佛大佛像有坐像和站像兩種。寺廟阿彌陀佛石雕像高度有1米、2.6米、3米、6米、8米、9米等尺寸。石雕佛像廠家會根據石雕阿彌陀佛擺放的具體位置來雕刻高度。阿彌陀佛稱作“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等,是佛教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是梵文Amita—buddha的音譯,意即“無量”。
除上述外,他還有十一個名號,即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焰光王佛、清凈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明光佛密教稱其為“甘露王”,稱彌陀化身說法,澍甘露之雨,《胎藏曼茶羅大鈔》曰:“服甘露不老不死,故名無量壽矣。”阿彌陀佛的身世,《無量壽經》上說過去世自在王如來時,有位國王,因聽世自在王如來宣說佛法,產生了信仰。后來他放棄王位,出家當了僧人,法名為“法藏”。
法藏比丘修行成佛前,曾經發下四十八個大愿,其中一個愿就是說,將來成佛后,凡信奉他并持誦他的名號的人,命終之時,佛就前往,接引其人往生自己的國土,即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藏比丘便是后來的阿彌陀佛。而按《法華經·化城喻品》的說法,阿彌陀佛和阿悶佛、釋迦佛原來都是大通智勝佛的兒子。兒子們聞父成佛,皆愿出家為沙彌,求成正覺,父親應允,并為其講《法華經》,講后人靜室禪定,八萬四千年后方才出定,使十六子皆成正覺,阿彌陀在西方成佛,釋迦牟尼則在娑婆世界成佛。在修行的道路上,每一種愿力都能有想象不到的回報。心懷美好,佛將指引我們遇到更好的自己,看見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