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石雕是一門遠古而永恒的藝術,早在距今兩百萬年前,人類就開始用石材進行手工打制,形成石雕器具及雕刻作品。石雕是雕塑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憑借天然石材,運用不同的技法進行形象塑造的造型藝術。石雕所用的石材堅硬沉重,具有巨大、永久的特性。我國古代的石雕藝術集中在石窟造像和陵墓石雕發面。保存至今的多為唐、宋時期的曲陽石雕作品,為進一步探求石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實物資料。
宋、元之后,石雕藝術逐步向世俗化、多元化發展,民間石雕、建筑石雕、工藝石雕等類型成為主流明清后石雕藝術廣泛運用到了建筑中。曲陽石雕使用的石材本身蘊藏有非常豐富的內容,包括材質的機理、色彩,在進行創作時一定要觀察和了解石材本身的屬性和美。要表現石料的自然紋理,其造型設計應簡潔;質地肌理細膩均勻,適合創作精細小品;肌理粗糙或顆粒大的石料,以及質地堅硬不易雕刻的石料,適合創作較大型或風格粗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