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六朝古都南京游覽,都會去秦淮河、夫子廟看一看,以為這就是南京的形象標志。祖先們在世界觀里已經把龍馬等同于純陽的乾,它是剛健、明亮、熱烈、高昂、升騰、飽滿、昌盛、發達的代名詞《易經》中干脆說:乾為馬,它是天的象征又代表著君王、父親、大人、君子、祖考、金玉、敬畏、威嚴、健康、善良、遠大、原始、生生不息這就是孔夫子在《周易乾卦》中總結的那句中國人代代流傳的最響亮的名言的由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然而再深入了解,他們的城市形象卻是石刻神獸——辟邪。辟邪是古代鎮墓的神獸,似麒麟而無角,兩側有翼,許多市民將其擺放在家中或車里,用來鎮災祛惡,吉瑞呈祥。
六朝古都曾經輝煌過,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人口過百萬的城市,南京的明城墻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城垣,都城的城建是日本東京和韓國首爾的范本,王安石以宰相身份三次在這里任太守,鄭和從這里下西洋,李鴻章在這里造戰艦。.....這些足以顯現它的繁榮與輝煌六朝古都還有更多的悲情故事。從三國東吳算起,六個朝代的都城都很短暫,東吳,南朝的宋、齊、梁、陳小朝代最長,最短。明朝初期就遷都北京,也許是朱棣有一種顧慮或忌諱。太平天國起義在此建都僅,民國如從正式建都南京到淪陷,也就十年。雖然返都南京,但蔣家王朝還是潰退臺灣。過短的朝代更替,都是刀光劍影、血雨腥風的過程,特別是外敵日寇的入侵,30萬人的南京大屠殺,給南京、給中華民族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創傷。
這些也許是南京用“辟邪”作為城市形象的緣由吧世界上的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形象標志,如巴黎的凱旋門,紐約的自由女神,莫斯科的紅場,北京的天安門等。相比起來,南京“標志”多了一些悲蒼,少了一些壯麗;來自陵墓的石雕神獸,多了幾分陰森,少了幾分明快;南京水多,樹多,再配上這些陰森的石雕多,難怪有些游客說這個城市陰氣很重。無論如何,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繁榮昌盛、長治久安是綜合實力的展示,是民族團結、拼搏努力的結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記住歷史,應該用最好的方式展望未來,須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