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著名的書畫家主要有海陵王完顏亮、世宗完顏雍和章宗完顏王景等。藏族的繪畫藝術也有悠久的歷史和高超的水平。布達拉宮、大昭寺、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和薩迦寺等著名宮寺中的壁畫舉世聞名。藏族卷軸布畫“唐卡”更是久負盛名,相傳一些名寺中珍藏的“唐卡”是由文成公主親自繪制。藏族民間的木器繪畫和藏戲面具畫也獨具風格。滿族王室從貴族和一般文人中培養出了一批畫家。
高塞、允禧、布顏圖、麟慶夫人及其女兒和“紅蘭主人”蘊端女等等,都是著名的畫家或繪畫理論家此外,貴州布依族的簸箕畫和云南納西族白沙、束河等村鎮的壁畫等,都是中國少數民族民間繪畫的杰出代表。中國民間傳統的年畫是民間一般藝人所穿早的造型藝術品,也是一種民間工藝品。它集淳樸、健康的民間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于一體,與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民風聯系在一起,是民間喜聞樂見的節慶用品。最著名的年畫有天津楊柳青、濰坊楊家埠和蘇州挑花塢的年畫。
在雕塑這種“幾乎與人類本身同樣古老”的藝術式樣中,它似乎蘊藏著人類對世界的最原初的認識和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再造世界的最原始的沖動雕塑藝術最基本的制作手段———“雕”與“塑”,與石器工藝和制陶工藝密切相關。“在最寬泛的意義上,一塊經過加工的石塊,用人工的方法使它納入一定的形式,也可以說就是一件雕塑。許多石質磨光了的工具,都明顯地具有一種雕塑的最重要的特質”。突尼斯的雕鏤技術堪稱一絕,匠人無須圖案,即可當場為顧客的托盤、茶具雕鏤花紋,圖案精美,令人贊嘆。
中國少數民族的雕塑種類繁多,主要有石雕、玉雕、磚雕、木雕、竹雕、樺皮雕、骨雕、泥塑、陶塑、面塑、金屬塑和酥油塑等藏傳佛教的雕塑造型藝術比較發達,。西藏拉薩大昭寺中的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及尼泊爾公主造像的神態生動逼真。北京雍和宮法輪殿中的銅質宗喀巴大師造像和萬福閣內檀香木彌勒站像體態偉岸,令人贊嘆。
此外,新疆玉雕和維吾爾族的建筑裝飾,甘肅寧夏回族、東鄉族和保安族的磚雕,云南白族的大理石雕和一些少數民族的圖騰柱雕及寨門祭祀裝飾雕刻,廣西毛南族的石雕、木雕,臺灣高山族的石刻以及黑龍江鄂倫春族的樺樹皮雕等,都是中國民族雕塑藝術中奇葩刺繡、編織、織錦是中國少數民族中較為普遍的工藝美術品,只是各民族運用于裝飾的對象及花色圖案的題材和風格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