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名將,曾六次出擊匈奴,打通河西走廊與西域通道。武帝贊賞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與叱咤風云的氣概,封他為“冠軍侯”。霍去病去世時年僅二十四歲,武帝非常惋惜,特意將其葬在自己陵園東側。墓地上堆放著巨石,墓前置石人、石獸等壯觀的石雕藝術。整座墓建造雄偉壯觀,整體布局構想運用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墓冢構建形式是以祁連山來象征霍去病的赫赫戰功現存于霍去病墓的石雕有馬踏匈奴、石人、臥馬、躍馬、臥牛等。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姚氏語:“家在茂陵墓東北,與衛青家并西者是青,東者是去病家上有豎石,前有石馬相對,又有石人也”《漢書衛青霍去病列傳》顏師古注:“在茂陵旁,家上有豎石,家前有石人馬者是也”躍馬:馬的后身與后腿躍起,兩目圓睜,昂首嘶鳴,仿佛要騰空躍起奔赴疆場臥馬:馬的體態健壯,頭微偏左,注視前方,右前腿稍曲,再現戰馬在抗擊匈奴中的英姿;臥虎:虎四肢臥地,頭頸與胸腔連成一體,尾由背部露出,全身斑紋,虎象征著威武,將石虎置于墓前,突出霍去病抗擊匈奴的神威。
小豬:豬形似野豬,呈蹲伏狀,小耳、三耳眼,目光前視,雕琢工整傳神臥象:象長鼻置于左前腿外,匍匐在地,其神情猶如一個調皮的小孩,稚氣、溫順可愛;此外,還有小魚、石人、人與熊、牯牛、猛獸食羊等其中,在諸多石刻中寓意最深刻、造型生動的一件,要算“馬踏匈奴貴族”一匹氣宇軒昂、雄壯挺立的戰馬,將一個左手持弓,右手持劍的匈奴貴族踏翻于地,并用四條剛健的腿將他緊緊夾住,面目猙獰的匈奴貴族仰面朝天,兩足彎曲,表情十分兇狠,卻又無可奈何“馬踏匈奴貴族”石雕風格渾厚強勁,兼有浪漫主義藝術色彩可見,西漢雕塑藝術風格不僅傳承楚地文化,還融入匈奴藝術文化,最終形成自身強烈而特有的渾然如天成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