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江作品,《葵簇》之三,水彩,38cm×45cm至,“被拯救的葵園:許江新作展”將在上海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將展出許江近年來創作的百余幅繪畫力作,以油畫、水彩、雕塑的綜合形態構成豐富的視覺景象,是許江繼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個展之后的又一次大型綜合性展覽。
許江表示,最新的《葵園》系列是向日葵集體性的、列兵般的呈現,起源于自己在馬爾馬拉海的土耳其大平原看到葵原無邊無際時的震撼而作家余華則表示,他深深為許江《葵園》的氣勢所震撼據介紹,為了“被拯救的葵園:許江新作展”,許江特別制作了一件超大型作品,屆時上海美術館門口將豎起長12米、高達5米的銅雕葵花林,體量頗大,從視覺上無疑將重現去年上海雙年展“知青火車”、“恐龍”等帶給觀眾的最直觀震撼。震撼力極強的銅雕葵花和蓮蓬,組成大片大片的視覺密林而準備展示在美術館門口的大型葵花林,重量以噸計,由于作品規模龐大,每根葵花都得截成幾節運進上海,然后在現場焊接。
古銅色的葵花林,在周邊新老建筑群的映襯下,將給人帶來絕對新鮮的觀賞經驗和巨大的想像空間此外,許江還將在館內展出自己的油畫、雕塑、裝置、水彩作品,編排上創造性地采用了彎彎曲曲、游山玩水的方式,將裝置、繪畫作品穿插置放,沖破以往的布展、觀展方式作為中國美院院長、中國美協副主席以及多屆上海雙年展的學術委員會主任,許江稱,自己是通過“被拯救的葵園”來表達他闖入美術界的思考。
在他看來,葵花和蓮蓬在中國文化里幾乎是相反的指向:一個強悍、一個陰柔,但“都把它們的籽高高地舉在頭頂”而且許江筆下的葵幾乎不用人們看慣了的金黃色,“我跟梵高不同,他畫的是花朵,我畫的是果實;他的是熱烈,我畫的是苦難;他畫的是輝煌,我畫的是悲慨”@彭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