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徽州石牌坊文化歷史悠久,在古代社會是表彰紀念、宣揚旌表的一種重要民俗,雖然我們現在無法看到建造石牌坊的整個流程,但是我們可以從現存的石牌坊雕刻工藝上深刻地了解到當時社會各種各樣的民風民俗。徽州石牌坊上面的紋飾、文辭以及圖案都有其固定象征意義,為了表達這些抽象的含義,在雕刻圖案上往往運用暗喻和諧音的手法,用一種新的雕刻語言來傳遞當地的淳樸民俗。
如鹿則諧音祿,表示高官厚祿;松鶴意為長壽永存;鯉魚躍龍門代表科舉高中;還有壽桃象征壽星、牡丹象征富貴、竹子意味節節高升等,這些都是徽州地區人們民風民俗的集中體現,不僅豐富了石牌坊雕刻的內容,還發揚了民間的傳統文化現在很多廠家在制作雕刻石牌坊時往往也會參考徽州石牌坊案例,其中很多雕刻手法都是根據胡文光刺史石牌坊進行改進的,其位于西遞月湖邊上,建造于明萬歷六年,是四柱三間五樓的樣式,是由紋理細膩的黑天青石建造而成胡文光刺史石牌坊有東西兩面,每個穿榫上面各站著一個人物,人物都是有特殊寓意的從石牌坊的雕刻手法上看,采用了透雕、深浮雕、淺浮雕以及半圓雕,手法細膩而生動,經過巧妙的搭配使得雕刻留下的孔洞正好能減少空氣對流的阻力,也使得整體雕刻的畫面層次分明雖然經過歷經歲月的洗禮,胡文光刺史石牌坊依舊乞立不倒地出現在我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