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唐代,從初唐到晚唐有清楚的發(fā)展脈絡,其中石雕佛像、觀音菩薩的造型更有豐富的表現(xiàn)。這些石雕菩薩的藝術(shù)處理很細膩,也非常寫實。例如菩薩,雖然嘴上畫了兩撇胡子,但女性化的特點已很顯明。這些菩薩從衣飾、形體、相貌等方面,都是根據(jù)女性特點來構(gòu)思、設想和創(chuàng)造的肌膚柔和光潔,體態(tài)婀娜多姿,身上彩繪的衣裙華美艷麗。
無論是坐是立,是微笑是沉思,.這些唐代菩薩都塑得肌膚圓潤、屈眉豐頤、儀容華美、體軀合度,與唐女俑一樣,是唐代的美人形象的記錄此外,也有很多佛的塑造以女性為原型,以慈愛溫和為其特色莫高窟以外,主要就是山西五臺縣的南禪寺和佛光寺所保存下來的五十余身造像,從這些石雕佛像、石雕菩薩、石雕四大天王造像上,同樣感受到濃濃的生活氣息從生活中吸取素材來進行佛像塑作,除菩薩外,也見于別的身份的造像,如天王的仿生活中武將、力士的仿生活中武士等無論是菩薩或是天王、力士,除了來源于生活中某種類型外,具體塑作時,還根據(jù)地區(qū)的不同和塑作者的經(jīng)歷、修養(yǎng)不同而帶上一些個性。例如山西佛光寺的菩薩,與敦煌莫高窟就不相同而有更多的本地居民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