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段海王娟梅攝影報道揉、捏、搓、刮、刻,一雙巧手上下揉捏,各種形象逼真的人物、場景漸漸成型……初冬時節,走進曹文學的泥塑工作室中,一件件泥塑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這些作品中,有孩子天真爛漫在嬉戲,或是幾個老農抽著老煙鍋談天說地,或是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人人臉上帶著天真、快樂的表情……農村那種怡然自得的生活和人們樸實樂觀的精神面貌,都躍然眼前……格外打動人心。
“我出生在積石山下,從小對雕塑耳濡目染,16歲就開始到全國各地學習泥塑彩繪,先后在常天平、孫吉昌等泥塑大師的指導下鉆研泥塑手法,同時利用閑暇時間閱讀了很多相關書籍,刻苦鉆研大師作品的優點和人物形象的刻畫手法,并將其融入我的作品中”曹文學說提起泥塑,曹文學告訴筆者,幾十年來,他扎根于民間藝術土壤,一雙巧手精心塑造,一腔熱血精彩呈現,刻刀在他手中靈巧游走,畫筆在他掌上矯健奔放,從形象設計到泥坯手工捏制,全都由他一人完成據曹文學介紹,捏制過程中最難的其實是表情的塑造,這個部分需要反復琢磨,五官比例要協調、表情要憨態可掬,表情塑造直接決定了作品的成功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