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古典家具的雕刻雕刻紋飾是我國雕刻藝術的集大成者,雕刻內容豐富多彩,大凡山水人物、飛禽走獸、花卉蟲魚、博古器物、西洋紋樣、喜慶吉祥等無所不有。雕刻手法華麗奇巧,明清家具的雕刻裝飾分“雕刻手法”與“雕刻題材”兩大方面,本次我們專談“雕刻手法”。
傳統古典家具雕刻的手法有很多種,總的概括起來可分為留底雕刻和無底雕刻兩大類,而這兩種又可以細分成毛雕、平雕、浮雕、圓雕、透雕、綜合雕等六種手法留底雕刻,即被所雕刻家具的木板不去底鏤空,這個工藝也被稱為“著地雕”,它包括線刻、陰雕、浮雕,是古代家具主要裝飾的工藝之一無底雕刻,又分為透雕、鏤雕、圓雕和透空雙面雕黃花梨鏡臺龍頭面部毛雕/屏風絳環板透雕/搭腦龍頭圓雕/抽屜臉浮雕/壸門牙板平雕01毛雕毛雕,也叫凹雕,是用刻刀直接在木料上刻畫出紋飾圖案它是以線條為主要造型手段,具有流暢自如,清晰明快的特點,猶如中國畫中的“白描”,在古典家其中并不常用,只是偶一為之,主要是用來裝點某一局部,大面積使用者更是十分罕見。
羅漢床“毛雕”龍紋站牙02平雕平雕,即所雕花紋都與雕刻品表面保持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根據花紋的凹進與凸出,可分陰刻、陽刻兩種陰刻即線雕,刀口有尖槽、圓槽之別,挖去圖案部分,使所表現的圖案低于襯地表面明式硬木家具花紋純作陰刻的很少見,往往搭配浮雕、圓雕等技法共同出現,如花卉的葉筋、龍的鬃鬣等等,還常用來雕刻題款和書銘陰刻黃花梨筆筒陽刻即挖去襯地部分,使圖案部分高出襯地表面的雕刻方式家具柜門板心的絳環線,插屏座上的裙板及披水牙等多用陽紋。紫檀抽屜面板“陽刻”回紋黃花梨插屏“陽刻”裙板03浮雕浮雕,是家具雕刻裝飾的主要技法之一,有深淺之分,淺浮雕是將所浮凸的雕體一般不到立體雕的二分之一,比較接近線條雕刻,紋飾突起,輪廓明顯,具有清逸雅靜的裝飾感。
根據花紋的高低程度,花紋突出的少與多,浮雕可分為淺浮雕與高浮雕,無論是哪一種浮雕,它們的圖案紋路都有明顯的高低、深淺變化,這也是它與平雕的不同之處高浮雕是一種多層次、多深度浮凸高度的雕刻,它以刀代筆,如同描繪,有一種流動的線條感,它不象淺浮雕那樣,而更象一種雕塑,追求的是形象的逼真性與完整性,給人一種溫文爾雅之感黃花梨鏡臺抽屜面淺浮雕紫檀插屏屏芯高浮雕據花紋的疏密程度,浮雕又有露地和不露地之分,而在露地浮雕中,又可分光地浮雕與錦地浮雕露地的浮雕指的是花紋之間較疏散,露出地子的雕刻,因為地子須經鏟剔而成,北京匠師名之“鏟地”,習慣稱“鏟地浮雕”,在清代《則例》中稱作“半踩地”
柜子牙板及底座抽屜均作“鏟地浮雕”不露地的浮雕則與露地浮雕相反,花紋之間較緊密,花紋每多重疊交掩而不見經鏟剔的地子露出板面被云龍紋覆蓋而不露地光地浮雕亦稱“平地”或“素地”,乃與錦地浮雕相對而言,其實就是一般常見的露地浮雕,花紋四周的平地是鏟挖出來的,經鏟挖后要用刮刀刮平圈椅背板開光為“平地浮雕”錦地浮雕則是在光地浮雕的基礎上,在平地上陰刻錦地紋飾圈椅背板“錦地浮雕”螭龍紋平地或錦地浮雕大多不深,都還屬于淺浮雕的范疇,而高浮雕則是花紋比地子高起的距離較高,花紋凸出程度較大,視覺立體感更強香幾壸門牙條高浮雕卷草紋“高浮雕”紫檀云龍紋方角柜04圓雕圓雕,是一種完全立體的雕刻,前、后、左、右四面都要雕刻出具體的形象來。它實際上是一種具有三維空間藝術感的雕塑藝術作品內容多取材于人物、動物、植物,題材以吉祥為主,供人們欣賞為目的,是清代家具的主要特征之一黃花梨鏡臺“圓雕”搭腦及柱頭大挖圓雕荷花紋馬蹄腿圓雕常見于寶座、衣架、高面盆架搭腦的兩端,刻成龍頭或風頭。
面盆架腿足上端的蓮紋柱頂或蹲獸,炕桌足端攫珠的虎爪,乃至各式各樣的卡子花,桌腿的仿竹節造形等04透雕透雕,即將花板底子鏤空的一種工藝手法,它通常只雕刻器物的外表面透雕深受建筑木雕的影響,因為這種雕刻將底子鏤空了,能產生一種穿越木質感覺的視覺,具有靈秀之氣與其它雕刻手法相比,透雕大都紋飾簡單,所設計的通透效果,完全是為了克服滯悶明式椅具中,靠背椅獨板上常鎪出各類形狀的透光,在光束之中展現變化,又不失簡潔的主觀迫求。從這一點上講,透雕可謂一石二鳥。玫瑰椅“透雕”靠背板透雕有“一面做”、“兩面做”、“整挖”之分,“一面做”、“兩面做”分別也叫“單面工”和“雙面工”。
一面做是只在圖案的一面施毛雕,將圖案形象化,這種做法的器物適合靠墻陳設,并且位置相對固定陳夢家先生舊藏靠背椅為典型的“一面做”兩面做即兩面都雕刻的透空雕可供人們兩面獨自觀賞,類似蘇州的“雙面繡”這種工藝需要藝匠們具有高超的智慧與巧妙的構思。絳環板“雙面工”的大座屏圍子板“雙面工”羅漢床“整挖”是指將厚達二三寸的板材透雕花紋,不僅正面背面都有雕畫,就是透空縱深的部分也要著刀雕刻,在清代《則例》中術語為“玲瓏過橋”,北京匠師稱之為“穿枝過?!毕啾葐巍㈦p面工的透雕,“整挖”要求處處出刀,更見功力,刻劃更加細致,富有玲瓏剔透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