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民間藝術,惠安石雕藝術創作對于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的表現和宮廷建筑藝術相比,明顯帶有自己的特色,它代表著大眾化的審美趣味,表現著世俗化的感情。惠安石雕工藝與建筑藝作為民間藝術,惠安石雕藝術創作對于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的表現和宮廷建筑藝術相比,明顯帶有自己的特色,它代表著大眾化的審美趣味,表現著世俗化的感情。
惠安石雕工藝與建筑藝術相生相伴,歷經多年的繁衍發展,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惠安石雕創作手法多種多樣,圓、浮、透、線、沉、影等多種雕法并存,表現形式豐富多彩,這在一些閩南古厝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在閩南古厝中,石雕裝飾也是形式多樣,技法豐富,并且應用得十分廣泛古厝的石雕裝飾通常是以白色花崗石為框,內鑲青斗石雕板,青白相間,在與紅磚墻面的色彩和花紋的相互映襯下顯現出典雅和高貴常見的如用磨光的大石板密縫拼砌的墻裙,平整光滑,而墻體下部靠近地面的柜臺腳和門廳墻角轉折處則常見有浮雕花鳥、夔龍圖案,這些圖案繁簡對比突出,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
惠安石雕的雕刻手法多樣,僅浮雕手法就有多種,最常見的是將所雕對象半立面凸出,如墻堵和門廳旁的石雕花板,還有的是將圖形的邊廓直雕并剔地,所雕圖案不作圓弧狀凸出而呈平面,多用于石階、柜臺腳,墻堵上的裝飾性石雕用得也很多在選材上,質地細膩、顏色素雅的青石最受青睞,也最為精致這種石材或整塊青石板浮雕,或作鏤空雕,或以淺浮雕條石鑲嵌墻邊窗沿,或在大門石柱上雕刻詩詞楹聯,在大廳正中央雕刻功勛牌匾等,形式十分多樣在雕刻的內容上,也是題材豐富,并且時常賦予一定的典故寓意,既有刀光劍影、富貴有余的壺瓶鐘鼎、花鳥魚蟲圖案,也有廣為流傳的《三國演義》、《水滸》、《紅樓夢》、《西游記》等文學作品題材、歷史故事,更有宣揚忠孝禮儀、神道思想的二十四孝、封神演義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