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頭如何更進一步,是擺在惠安石雕石材產業發展道路上的一道難題。從制定發展規劃、行業準入條件到拓寬市場,惠安石雕正醞釀一場自內而外的內生性變革。石雕石材行業轉型升級提升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就設在山霞鎮。
該辦公室副主任王建才告訴記者,今年底成立的指揮部下設策劃規劃、環保安全、行業提升3個職能小組,從設立之初就進駐到石雕石材企業集中的崇武、山霞地區,深入企業生產一線開展工作,現已完成企業摸底建檔、制作分布圖,產業十年發展規劃、準入條件、石雕加工地方標準等方案初擬工作業內人士介紹,在惠安境內從事石雕石材生產的工廠有千余家,從業人員近10萬人這一方面說明了產業的扎實基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產業規模化的不足僅崇武、山霞兩鎮就有石雕石材企業483家,其中有不少小企業無證照。因此,對整個行業進行科學、全面、具有前瞻性的規劃,已是迫在眉睫。
在惠安縣委常委蔣向群看來,正在制訂中的《惠安縣石雕石材行業發展規劃》就是要整個產業走上集聚化、規模化、低碳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與之相配套的就是該縣規劃多畝的石雕石材產業園區,它將集企業產品生產、展示、交易及雕藝博覽、行業展會等功能為一體,成為惠安石雕石材產業的核心研究中的《惠安縣石雕石材行業準入條件》將把規模小、效益低、污染高的企業淘汰出局如果說制訂規劃更多是政府行為,那么拓寬市場則是不少企業的自覺行動這種行動已經悄然展開,并取得不少成果市場需求的大小,決定了產業發展規模的大小。僅僅依靠國外墓碑、宗教寺廟、工藝品這樣的狹小市場,惠安雕藝很難做優做強。
惠安縣石雕石材同業公會會長、豪翔石業董事長蔣細宗的分析一針見血:惠安石雕的發展應該走與建筑產業相結合之路,努力拓展建筑外墻干掛、歐式別墅高檔裝飾裝修、園林景觀、城市雕塑的商機,把惠安精湛的雕刻藝術融入建筑修飾、建筑構件中,這樣既擴大了惠安雕藝產業的市場前景,又提升了建筑產業的文化內涵正是這樣的探索,實現了雕刻企業從設計、制造到施工、安裝一條龍的經營模式,促進了企業在自主知識產權、終端市場競爭上的實力據悉,該縣具備園林古建修飾工程三級以上資質的企業已有9家升級:自主創新點石成金見過湖南長沙橘子洲的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的人,無不嘆服其偉岸的氣勢,雕塑高32米、寬41米,僅飄起的頭發就長達7米雕塑的創作企業、榮發石業目前正在創作一件高達78米的三面媽祖雕像如此龐然大物,怎么安裝才能讓承力更加均勻、符合設計抗震級別?榮發石業副總陳榮聰道出了其中奧妙:立體坐標定位技術在大型外掛石雕上的應用研究該項目正在申報泉州市科技計劃項目。
創新帶來了自主定價權,打破了無序價格競爭的惡夢,把企業競爭引向了質量戰在鼎立雕刻的馬丁路德金雕像等一些重大工程的競標中,不再以低價取勝,而是以設計方案的完美、工藝技術的精湛、安裝能力的超群獲得客戶的認可豐盈雕刻企業則在一個政府廣場的文化墻競標中,以高出對方總價60多萬元的價格,拿下了承包權企業的自主創新只是惠安石雕石材產業致力依靠科技發展的一個縮影。
更大的動作將來自于政府主導的產業技術戰略聯盟和攻關小組這個工作將著力于改善勞動用工環境,抓緊引進或研制除塵、節能減噪的現代機械設備蔣向群介紹說:同樣重要的是,引進、研制先進自動雕刻機械,由機器制作粗坯,提高效率,減少工人勞動強度,更加重視創意設計和后續手工雕刻環節,同時也能減少污染。
產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還將帶來更多驚喜工作強度減低、環境改善,將吸引當地年輕人和工藝學校的學生進入石雕石材行業,加快惠安雕藝人才的成長和培養工藝美術大師的步伐該縣的想法是,在擴大開成職校雕刻工藝辦班規模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校企聯合辦學,未來則考慮設立專門的雕藝學校惠安的雄心遠不止于此該縣與中國石材協會、國家石材標準委員會合作,正研究制訂《石雕石刻制品》行業標準。未來,從賣產品到賣標準,惠安石頭唱出的歌曲將更加昂揚、動聽,惠安石雕也將在更多地方留下豐碑式的作品,成為惠安乃至泉州、福建及整個中國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