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塔是泉州的標志性建筑,為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石塔,聳立在開元寺拜庭兩側廣場,相距約200米。東塔名“鎮國塔”,咸通六年建成五層木塔。前后經過幾次毀壞與重修,易木為磚。至嘉熙二年易磚為石,前后經才完工。塔通高米。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崗巖,以縱橫交錯的方法疊砌。穩固的基礎,使這座重達1萬多噸的建筑物雖經歷700多年風霜雨露而巍然不動公元年的八級地震,也無法搖動它的根基。石塔不但堅固無比,而且造型精致。
塔頂有八條大鐵鏈,連結八個翹角與剎頂,顯得氣勢磅礴,紫氣飄搖每一層塔壁上還刻有十六幅浮雕,共計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東塔已于年人選全國四大名塔郵票西塔名“仁壽塔”。五代梁貞明三年建此塔,初名“無量壽塔”。前后經毀壞與重修多次,易木為磚。至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易磚為石,先于東塔建成。西塔通高米,略低于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須觀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與學者的廣泛興趣。
泉州開元寺石塔是我國古代石構建筑瑰寶從石塔的建筑規模、形制和技藝等方面來看,都可以說得上精妙絕倫它不但在中國石塔中堪稱佼佼者,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現在,東西塔已成為泉州的象征。即使是沒有到過泉州的人也常在說:做人要“站著像東西塔,躺著像洛陽橋”,可見東西塔在他們心目中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