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愛我家鄉”麗兒帶您走進大谷——箕城公園,位于縣城箕城西街與康源路的交匯處;緊鄰晉中二院,是太谷縣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園林城市而實施的重點工程之一;同時也是打造縣城“綠肺”,體現箕子文化的主題公園;公園總面積24890平米,水面1850平米;喬木翠綠環繞,四季蔥郁優美,還配套有各種休閑、娛樂、鍛煉設施;公園內青石廊橋,名種喬灌綠柳,迎風漫舞,柳舞戲蝶,蜜蜂忙花,一湖荷蓮幾顏色,爭奇斗艷,湖畔榭橋亭軒座,倒映如畫公園采用親民式開放結構,主入口處設有十二根景觀柱,柱上有瑪雅石浮雕,每柱四塊精美的鏤空雕花石,園區路面鵝卵石鋪砌,健康步行路,沿路有雕刻著十二生肖圖浮雕,為增添游園樂趣而修建,孩童小友嘻鬧追尋著自己的屬相就是這個看著不是很大的公園,被評為“省星級公園”一湖分流貫穿整個公園,湖中幾種顏色的荷蓮嬌艷欲滴,分流的小河叉開兩三股繞過榭宇亭軒,分頭并進又合流小河流水潺潺,金魚結隊隨逐嘻戲。
沿岸水草郁郁蔥蔥,喬木高低交措處各種品種花、季節花繁花似錦,這種自然式設計形成了自然生態型濕地景觀,讓人們忘記了城市的喧鬧,放松身心融入到自然中湖心島位于東側,島上有景觀墻、四角亭,涼亭旁分處設有休息椅、石凳;穿過水月軒是公園的核心——時代廣場占地1.96畝,箕子文化的展示平臺:世紀壇24米的大型浮雕,讓更多人了解箕子文化。日晷作為廣場的中心雕塑,與鋪裝的春、夏、秋、冬及24節氣相呼應,標志著太谷悠久的歷史。
廣場周圍擺放著彩繪“鳳山春色”、“磨龕云樹”、“象水秋波”等太谷十景圖的擋車石十景圖、24節氣雕塑以及浮雕《武王訪箕》《箕子明夷》相呼應,盡顯太谷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壯麗河山美景箕子,是商朝紂王之叔,商之重臣,官至太師,位列三公孔子日:“商有三仁焉!”指的就是商紂王荒淫無道,傲然“酒池肉林”之間,三仁力諫無果,比干被剖心觀竅,微子無奈抽身歸隱,箕子裝瘋為奴被囚——棋子臺。箕子就是在被囚之地擺卦占方、觀測天象、參悟行象運行、天地四時、陰陽五行、萬物循變之理構思出《洪范九疇》。
周武王滅商以后,將他釋放出來,詢問殷商滅亡的原因,箕子不說話,他不愿講故國壞話武王發覺自己失言,向他請教治理天下之道箕子認為“天人合一”是正道。君主不從天意,天必警告以災異,天人相應,補偏就正,唯才重用是治國之道將《洪范九疇》陳述給武王,武王欽佩,請箕子出山,箕子拒絕。因箕子在看到紂王用象牙筷子吃飯時,就己預言到商朝的結局。曾對微子說過:“商其淪喪,我罔為臣仆”他不愿作周的臣民,不肯出山,后不忍商亡之痛,遠走遼東,武王封其為“遼東侯”免行君臣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