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不計較得失的話,人生還有什么不能想法子克服的。——海明威人生之路漫漫,撲面而來的質疑與嘲笑也在不經意間產生錐心之痛。外界流言紛紛,我們卻需要堅守內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所有的惡意最強烈的回擊。“豬”常常被人拿來當作對別人的侮辱和嘲諷,但是“豬”在古代可是相當神圣的存在,早期帝王大都以跟豬扯上關系為榮,秦始皇甚至直接給兒子起—胡亥。
而之后帝王均以“龍”代表自己,難道“龍”真的是“豬”演化來的?神豬也能開天辟地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傳承中,盤古是開天辟地的功臣似乎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固有認知然而盤古開天辟地的記載始于三國時期,而神豬將天地劈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比三國還早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提出神豬開天辟地的,其實是道家的創始者莊子《莊子》曾經記載: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狶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戲氏得之,以襲母。莊子認為,在天地初生,尚處在混沌狀態時,是一個名叫韋氏的英雄劈開了天地,從此便有了世界。而這里的狶韋,其實就是大豬的意思不過老子的學說一向高深莫測,有人對這里的狶韋氏究竟是不是一只豬產生懷疑也是正常。
然而拋開最早記載的莊子的學說,還有十分明顯的證據能證明“豬”的地位“豬”代表一種吉兆中華文化已經延續了的歷史,人們一直將龍作為中國的傳統圖騰,然而龍形態的圖騰是由豬的形態演化過來的。在中國古代的早期,豬被人們當成圖騰供奉起來而人們也對豬保持著敬畏與虔誠。歷史資料曾經記載,周文王的母親在如廁的時候意外產下了周文王。在古時候,廁所是與豬圈相連的,而周文王也不慎掉落到了豬圈之中。
堂堂一位君主,出生的時候竟然掉落在豬圈之中,這難道不是一個驚天丑聞嗎?為什么史書上還會有詳細的記載?其實,周文王掉到豬圈是一個意外,更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在周朝時期,人們將豬作為一種神圣之物,因此周文王出生在豬圈也是一種天降吉兆從此周文王平步青云,成為了人人稱贊的一代明君。而在當時的人看來,周文王極有可能是神豬的化身。秦朝時期秦始皇有著兩個兒子,大公子扶蘇,小公子胡亥。而胡亥中的亥字便是豬的意思。
在如今看來,秦始皇用豬來給自己的兒子起名字未免有些愚蠢,然而望子成龍如秦始皇,又怎么能夠希望自己的兒子蠢笨如豬呢?其實,與人們的固有認知恰恰相反,豬是一種十分聰慧的動物,將豬這個字賦予自己的孩子,也是父母的殷切期望所有的人都希望豬能夠帶來好運,那時候的豬似乎與后來的皇帝專屬之物龍有著平起平坐的地位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中還有許多偉人的名字中也帶有亥字,也就是豬的意思然而這個字并不是對人們的諷刺,卻賦予了人們無窮無盡的力量,他們在戰場上殺伐果斷,在朝堂上舌戰群儒。不得不承認,這些偉人從“豬”的身上汲取了很多的營養。由此看來,豬這一生物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虔誠信徒我國的歷史古籍中有著大量的關于豬的記載,而古代現實生活中,人們對豬也是十分敬畏與喜愛的在遼寧地區,我們曾經發現了一個古代出土的玉器,這個玉器的高度為15厘米,整體肥胖,耳朵也十分大,嘴部向前凸起,呈現著一頭豬的形態內蒙古赤峰市遺址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巨型的石雕,而這個石雕恰巧就是一個豬頭的形象。與那些出土的小玉器不同,這個石雕是巨型雕塑它的長度為9.3米,豬的額頭寬7.5米,而它的高度也足足有5米。站在巨型雕塑的身邊,人類顯得十分渺小,面對這個龐然大物,我們不知所措。在巨型石雕中,豬的鼻子的長度為2.1米,這看起來十分夸張,其實是古代建造之人的用心之處。
豬的鼻子之所以十分長,是因為它有著開天辟地的神奇功能熟知豬的習性的人們十分了解,豬的鼻子十分長,所以經常被用來拱地用來而在那個天與地一片混沌,尚未分開之時,豬的鼻子對開天辟地的貢獻功不可沒。歷史的傳承是最好的見證,不論是歷史資料還是現實證據都指明,豬這一種神奇的生物在古代頗受喜愛,甚至已經達到了神圣的地位。豬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似乎都是一個并不聰明的存在在人們的眼中,豬就是好吃懶做的典型代表,它們不具備靈活的頭腦,不問世事,因此也是任人宰割的懦弱的存在。泱泱華夏,的文明歷史,的輝煌。
不論是為人們熟知“好吃懶做的蠢豬”還是鮮為人知的“古代神圣的神豬”他們都是我們的文化財富,都是中華民族的記憶與根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