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是雕刻的一種,雕刻者在一塊平板上將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來,使它脫離原來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物,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三維空間,并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浮雕一般是附屬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經常可以看到。
由于其壓縮的特性,所占空間較小,所以適用于多種環境的裝飾近年來,它在城市美化環境中占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內容、形式和材質上與圓雕一樣豐富多彩浮雕的材料有石頭、木頭、象牙和金屬等。浮雕為圖像造型浮突于石料表面,是半立體型雕刻品。根據圖像造型脫石深淺程度的不同,又可分為淺浮雕和高浮雕。淺浮雕是單層次雕像,內容比較單一;高浮雕則是多層次造像,內容較為繁復浮雕的雕刻技藝和表現體裁與圓雕基本相同。
古今很多大型紀念性建筑物和高檔府第、民宅都附有此類裝飾,其主要作品是壁堵、花窗和龍柱及柱礎等傳統浮雕制作的幾個基本步驟一般分為:一、選材,制作場地鋪板,圖紙等比例放大二、鑿坯,調整視覺角度,處理浮雕遠近效果三、琢磨,修理打磨,現場干掛等。四、安裝完成整體修理,平整。下面我們就以青石浮雕做全面分析傳統青石浮雕的制作全過程。首先,要選擇石料,確認好所需的青石石料。
并且需要按照圖紙分解好青石石料石板的大小,以達到青石浮雕實際畫面美觀和青石實際所能達到的適合浮雕雕刻的大小為準如果此時沒有很好的把控好青石石料的大小,導致青石石材石板過大或者過小雕成出來都將會影響整個青石浮雕的畫面美感感觀,還會造成安裝時不方便其次,分好青石大小后,還不能說是已經可以完全的確認了,這時候還需要找專業的工匠師傅找合適的場地把青石石板平鋪好,用機器再修整一下,使之沒有過大的落差才算可以再者,把繪制好的圖紙放大到一比一比例,在青石石板上均勻刷上膠水注意在刷膠前,一定要先把圖紙按要求從一頭卷起來倒返刷膠,一邊倒開卷著的圖紙,一邊在圖下刷膠,盡可能做到不變形,這是大型青石浮雕圖紙的粘貼法,小型的青石浮雕可以直接鋪貼緊接著,貼好圖紙后,工人師傅則開始用機器把白描圖紙上的線條刻畫到石板上,以達到能看清,看明白圖紙意境為準。
然后再打印若干份等比的小圖紙,分給工匠技術工人每人人手都需要一份,工人師傅制作時候好通過小圖宏觀大圖,達到監管彼此制作的目的再然后,弄好圖紙后,開始要依據自上而下,不同層次,由淺入深地雕刻出與畫面景物相應深度的輪廓線,接著刻出空地,也就是畫面空隙的地方,比如天空,地面湖海等讓所有立體的景物浮現出來在浮出來的部分,根據景物的前后,遠近,交錯參差的關系,雕刻出相應的高低,厚薄,深淺的大層次感制作大層次,刻畫空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空地是直立刻畫還是有目的的傾斜刻畫,避免刻畫過度使立體的景物過度懸空。再然后,進入“分大面,分影界”的階段。
分大面時,先雕刻出物體的基本形狀,再準確分出圖像大體的比例結構,最后分層次,分細節,對人物的五官衣紋,花草的枝葉,動物的毛發,山石的意境,逐項處理好起伏,轉折,質感,肌理等變化再刻畫出物像的特征和基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