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由于佛教的盛行,獅子形象得到廣泛的宣揚。在歷經千年的發展進程中,獅子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人們的審美觀念已從最初單純的宗教內涵逐漸外延為鄉俗民情的載體,獅子成為中國民間藝術中一種主要的吉祥瑞獸,成為人們辟邪趨吉的首選吉祥物。民間文化的傳承性決定了民間工藝造型必然走向格式化、程式化與規范化的普遍采用。
在石獅子的形象刻畫和材料制作技法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嚴謹的師徒相授的傳承方式與工藝體系,沿襲著約定俗成的既定格式石獅子雕刻也不例外,其造型風格同樣表現出民間美術創作過程的程式化趨向但這種程式化趨向,并不影響地域性、民族性風格的不同體現,各地區、各民族石獅子造型呈現出異彩紛呈的面貌石獅子的造型風格,大致可分為北獅與南獅北獅以北方的石獅子為代表,北方盛產純白色大理石,石雕歷史悠乆,明清兩代故宮及京城的主要建筑石雕,多為石雕藝人所承建。
曲陽石獅子歷經數百年的發展,形制呈格式化趨向,造型已成定式,其風格影響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包括長江以北以及西北、西南廣大地區的石獅子造型這些地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多是古代王朝建都的地方,石獅子雕刻常常需要表現威嚴肅穆的氣氛,這種要求也逐漸影響了民間石獅子造型北石獅子造型的主要特征是通過強調軀體與四肢肌肉的起伏與強健有力,塑造出石獅子的威武雄壯,氣勢磅礴北石獅子用材多為青石、大理石、沙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