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雖不是中國本土的宗教文化,但從其傳入到中國,經歷了盛唐時期后逐漸已經成為了宗教文化中的主流代表。佛教,以其祥和、平靜、萬物皆空的理念讓世人的心態能夠平和,不隨波逐流,不盲目貪求,這種理念同時也在佛教的各種建筑雕刻形象中呈現出來。中國的寺院建筑保留了傳統的文化魅力,在繼承印度佛教的基礎上開創了具有盛唐特色的文化魅力,讓我們至今還能夠透過佛教寺院建筑看到盛唐遺留的哪些痕跡。
在寺院建筑中,石雕經幢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態各異、造型多樣的建筑,讓我們能夠解讀更多不同的佛教文化石雕經幢上所選擇的圖案造型很多,不過多半還是與佛教文化有直接聯系那么怎樣設計經幢上面的裝飾圖案,一般來說,在幢身上會采用浮雕的形象,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佛教人物雕刻,通常會選擇佛經中的經典人物和故事來雕刻。
比如佛像、菩薩、力士、天王等,雕刻的佛像神態祥和、體態柔和,眉眼之間讓人有安定心神的效果,我們在看到這些石雕經幢精湛的雕刻工藝的同時也能夠領略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在這種祥和靜謐之中,尋找到自己生活的方向佛像塑造,以釋迦牟尼佛、普賢菩薩、文殊菩薩為主,普賢為真理,而文殊為智慧,是佛教中聰明與理念的代表,讓佛教圣徒們可以增長智慧,領略風采石雕經幢上除了經典的佛教人物雕刻之外,還會選擇一些飛天和蓮花的形象在中國佛教文化中,飛天是常用的元素,比如敦煌莫高窟中的飛天形象讓人驚嘆其造型的魅力,在石雕經幢身上也會有這樣的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同時加入象征佛教的生花——蓮花,憑著這種“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也給人的心靈更多祥和感,在其中尋覓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