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獅坊”俗稱“張家石牌坊”,位于山東單縣城內牌坊街中段“百壽坊”東北約100米處,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同“壽”字,故有“百‘事’(獅)如意”和“百世多壽”的寓意和象征?!鞍侏{坊”高14米,寬10米,四柱三間三層五樓,由于體形高大,構件粗壯,每個柱梁都有數噸重,那時沒有吊車等提重工具,相傳,系用屯土的方法將巨石筑上去,修多高,土堆多高,這樣就解決了石料吊送的問題。
“百獅坊”為歇山頂,明間頂樓檐下六朵斗拱,次間上、下檐下各三朵斗拱牌坊正背兩面明間頂樓檐下,均豎立四周透雕二龍戲珠的“圣旨”牌明間上、下層匾額和左右次間匾額上,正背兩面分別題書“節孝坊”,“旌表例貢生覃恩敕贈文林郎四川保寧府廣元縣知縣張蒲妻覃敕封儒人朱氏節孝坊”,“大清乾隆四十三年歲次戊戌十月吉日”,“男張庚謨奉敕領帑建”等字“百獅坊”的石質和建造結構、形態與“百壽坊”相似,其立柱、額枋的雕刻與“百壽坊”同樣精致而生動9此坊尤為珍貴的是坊上雕有“百獅”圖四根立柱下部的前后8塊夾柱石上,精雕八組群獅。大獅巨頭卷毛突目,隆鼻闊口利齒,巍然蹲踞,威猛雄壯每只大獅子身上攀附五只小獅,足下也有5只小獅子,不論大小獅子,每一只都姿態各異。
“百獅圖”據稱有雌雄獅各一半,其實細細觀察可以發現,全坊共99只雌獅,只有在西北角上有一只雄獅所有獅子無不因勢相形,各具形態可謂千姿百態,生動傳神,惟妙惟肖,情趣橫生。
獅座前、左、右三面雕有方形、圓形的松獅圖,幼獅三三兩兩,蹦跳翻滾,爭戲繡球整個“百獅圖”巧妙地運用平雕、圓雕、浮雕、透雕等各種雕刻工藝,尤其是大小獅子,全部透雕,刀法粗5廣、細膩、遒勁、柔軟相結合,構圖謹嚴,設計巧妙,繁而不亂,紋理清晰,是石雕工藝之精品,極富藝術魅力據當地民間傳說,“百壽坊”因先于百獅坊而著稱,故在興建“百獅坊”時,張家依仗自己的財勢,想從“百獅”在規格尺寸、雕琢技藝、紋飾圖案和立意造型等方面力超“百壽”,便不惜一切代價來建造“百獅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