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源是一家專業的銅雕工藝品生產廠家,中源憑借著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團結的設計團隊,生產加工出的銅雕工藝品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司母戊方鼎備受喜愛,今天我們一起了解司母戊鼎到底有哪些代表意義呢?司母戊方鼎是中國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年在河南省安陽市一片農地中出土,因其鼎內部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偉,氣勢宏大,紋勢華麗,工藝高超,又稱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長110厘米、寬78厘米、重約832千克,鼎腹長方形,上豎兩只直耳,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該鼎是商王武丁的兒子為祭祀母親而鑄造的最早的中國鼎被認為是立國重器,它是中國青銅器的杰出代表象征著高大、顯赫、尊貴的意思。鼎的尺寸比生活實際大的多,是由于古人認為它是神的尺寸,這也反映鼎一開始是作為一種祭祀的禮器。在奴隸制鼎盛時代,被用作“別上下,明貴賤”,是一種標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文獻記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載“鑄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語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等。
青銅鼎的前身是原始社會的陶鼎,本來是日用的飲食容器,后來發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籠罩上一層神秘而威嚴的色彩在古代,鼎是貴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載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征,《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于商;商紂暴虐,鼎遷于周”。鼎大多為三足圓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負盛名的四足大方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