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石雕藝術早在漢代就用于建筑業,到了北魏時期,雕刻的佛像、雄獅、已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大唐盛世,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佛教盛行,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寺廟。石雕得以長足發展,其作品廣為流傳。無論從藝術風格、審美情趣、表現手法等方面,都充分體現了浪漫宏闊的“盛唐氣派”。面部豐腴、紋飾流暢的佛像,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元代石雕藝術有了新的發展。作品工藝精美,品種豐富,風格、流派各異,石雕藝人名家輩出。
楊瓊、王道、王浩是當時杰出的雕刻藝人楊瓊雕刻的一獅一鼎作為貢品,被元始祖忽必烈贊為“此絕藝也”。將其編籍宮中,督燕南諸路石匠營建大都。死后,追封為“宏農伯騎都尉”清末,曲陽石雕藝人雕刻的《仙鴿》、《干枝梅》等作品,曾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榮獲第二名。新中國成立后,古老的石雕藝術不斷煥發出新的異彩。
石雕藝人曾先后參加首都十大建筑、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復修、毛主席紀念堂、圓明園、天津引灤入津紀念碑、全國各大公園和烈士陵園等重要工程,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石雕迅猛發展目前,在我國,石雕藝術仍屬小眾收藏門類,其內在的藝術價值與其在市場上的價格不完全相符,可以說一直是被人們忽視的藝術收藏門類從雅昌的拍賣數據來看,自年至年,國內拍場上出現的石雕拍品中,單件最高成交額與書畫、瓷器類拍品的單件價格均相差很遠。這與人們對于石雕藝術價值的認知不足有很大關系,也與石雕作品放置空間的局限性有關,傳統的收藏意識和習慣限制了石雕收藏市場的發展。
隨著曲陽石雕藝術品在國外受到追捧,國際價格日益攀升的帶動,不少投資者開始關注中國的石雕藝術品,大量低價收購石雕作品從投資角度看,目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中,繪畫領域已經接近飽和,石雕市場的冷僻和低價位形成了一定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會,石雕已經增長過的幅度相比不大,容易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