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中西部的這個小縣城里,郟縣文廟是本地少有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家或許都不知道,這里竟然默默保存著木雕、石雕、彩繪三大罕見藝術寶藏,這些藝術寶藏曾經在央視專題節目中被譽為“國寶”。郟縣文廟大成殿大成殿明柱每個柱礎都刻有石雕今天和大家共同欣賞17幅精美的柱礎石雕。
1.龍馬河圖龍馬河圖本幅石雕著這樣的情景:麗日下,祥云繚繞,龍馬呼嘯奔騰于黃河之上仔細觀察,則會發現馬背上有許多圈圈點點,這些圈圈點點呈規律性分布相傳在遠古伏羲氏時代,當時有龍馬自黃河浮出,背上的旋子自成神圖,具備陰陽奇偶之數。伏羲氏根據龍馬背旋之圖,最終演化出八卦,即先天八卦,并作“連山《易》”,為萬世文字之祖。2.事事如意事事如意石雕中雕刻有柿子和如意取“柿”與“事”同音,結合如意就演化出“事事如意”的意思。這當然反映了人們的美好愿望罷了。民間臘月二十三吃柿子,寓意大吉大利,事事如意,大概也是相似的祝愿吧。
3.三陽開泰三陽開泰石刻中有三只活靈活現的山羊,取“羊”與“陽”的諧音,演化出“三陽開泰”的寓意,稱頌歲首吉祥或者萬事順利“三羊開泰”本為“三陽開泰”,最早出自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典籍《易經》,本意是指“冬去春來”《易經》以正月為泰卦,古人認為是陰氣漸去陽氣始生。農歷十一月冬至那天白晝最短,往后白晝漸長,故認為冬至是“一陽生”,十二月是“二陽生”,正月則是“三陽開泰”。“三陽開泰”中這個“開”字,應該是“始”的意思春天來了,開始有好運了,表達了人們美好的愿望。
4.富貴雙喜,富貴雙喜這幅圖案是我國傳統的吉祥圖案,刻有兩只喜鵲飛落在牡丹花的枝頭雕發細膩、流暢,形象生動。喜鵲和牡丹的寓意不言自明,富貴加上吉祥,當然是富貴雙喜了。5.封侯摘印封侯摘印這幅石雕上刻有一只機靈的猴子爬到楓樹上摘取掛在上面的一枚印章取“猴”與“侯”以及“楓”與“封”的諧音,自然就成了“封侯摘印”了。在古代,能被帝王封為王侯,或者能執掌官印,都是平常百姓夢寐以求的事情。6.翎頂輝煌翎頂輝煌本幅石雕刻畫的是插有孔雀尾翎的瓶子及珊瑚玉墜。
在清朝,官員帽子上的頂戴花翎如果有孔雀尾翎和珊瑚玉,則為一品官員,可謂權傾朝野所以翎頂輝煌,表示其有最高地位的意思清朝的“頂戴花翎”,它其實是一個整體,包括帽子、頂珠、帽子后面一根孔雀羽毛,帽子與頂珠合稱“頂戴”,帽子后面的孔雀羽毛叫做“花翎”,不過帽子后面的那根羽毛并不是所有官員都有,只有皇帝賞賜才能佩戴。在清朝中前期,只有皇室成員才有資格被賜予三眼花翎7.如虎添翼如虎添翼本幅石雕刻有一只威猛的老虎生出一雙翅膀,寓意“如虎添翼”,表達了期望有所作為的人擇機強化自己,獲得更強大的能力。
8.福緣善慶本幅石雕刻有蝙蝠、扇子、磬、寶瓶等物件寶瓶中插著扇子,系有香櫞,旁邊一只蝙蝠。此中取“蝠”與“福”、“櫞”與“緣”、“扇”與“善”“磬”與“慶”、的諧音,自然就成了“福緣善慶”了福緣善慶本幅石雕刻有蝙蝠、扇子、磬、寶瓶等物件。寶瓶中插著扇子,系有香櫞,旁邊一只蝙蝠。此中取“蝠”與“福”、“櫞”與“緣”、“扇”與“善”“磬”與“慶”的諧音,自然就成了“福緣善慶”了。
寓意為教化人們只要善良誠信,就能收獲幸福9.神龜洛書神龜洛書本幅石雕刻有一個浮游在河面上的神龜,天空漂浮著祥云朵朵據周易記載,“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傳說上古之時,有神龜出于洛水,其甲殼上有朱紫色紋理和丹紅色圈點,名曰龜書,又稱洛書。洛書是中國術數的起源之一,與河圖并稱其結構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陽數,四隅黑點為陰數。此石雕引導人們鉆研經典,終會修成正果。10.連升三級連升三級本幅石雕刻有插在寶瓶中的三個方天畫戟,以及蓮花和蓮葉等。。